首批公布的PPP项目多达1043个,总投资为1.97万亿元,项目范围涵盖水利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辛夷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王辛夷 发自北京
国家发改委近日在其门户网站上开辟了PPP项目库专栏,公开发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推介项目。
5月25日,首批公布的PPP项目多达1043个,总投资为1.97万亿元,项目范围涵盖水利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项目列表发现,所有项目都已明确项目所在地、所属行业、建设内容及规模、政府参与方式、拟采用的PPP模式、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对项目感兴趣的社会资本可以直接联系项目责任人。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表示,PPP模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不过,考虑到PPP项目条件复杂、实施周期长,短期内很难看到效果,亟须政府完善政策,加强对地方的政策和技术指导。
发改委大力推介PPP项目
去年12月,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改委要建立PPP项目库,及时跟踪调度、梳理汇总项目实施进展。
本次公布的1043个项目,总投资额为1.97万亿元,分布在具体涉及北京、河北等25个省份,另外还有大连、深圳、青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地,主要涉及水利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领域。
金永祥认为,随着PPP项目数量的增多,采用项目库管理可以避免“打乱仗”的现象,对涉及不同行业的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做到项目建设有条不紊。“对政府而言,PPP模式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投资成本,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解决地方债、发展新型城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被寄予重托。”金永祥表示。
在此次公布的项目中,安徽省公布的推介项目最多,共127个,其中又以市政设施和交通项目数量最大。
该省在去年10月份就推出了城市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名单,项目总投资为710亿元。
安徽省住建厅长侯淅珉曾表示,推进PPP模式,可以为城镇化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有效减轻政府债务负担。
民间资本仍存观望情绪
政策的“鱼饵”越来越诱人,但是有些社会资本却在观望中。
据民生证券研究院之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自去年9月份以来,34个省市区地方政府共推出总额约为1.6万亿元的PPP项目,但真正签约的大约为2100亿元,仅占总额的1/8。
“从企业层面来看,做好PPP的当务之急是‘规范、规范、再规范’”。金永祥认为,从PPP近30年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看,做好PPP工作,前景美好、任重道远,切忌“一厢情愿”。
连发改委都当起了PPP项目的推介员,社会资本还在疑虑什么?金永祥直言,(PPP项目)选择投资主体要公开、竞争,政府在严格监管社会主体的同时自己也要守信。
在PPP模式开始萌芽的上世纪90年代,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契约不规范,社会资本的交易成本和运作难度被无形中放大,利益难以得到保证。
大连市城市中心区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003年,该项目曾经进行BOT模式公开招标,由日本某公司中标,当时的垃圾处理价格为65元/吨。经过五年多的谈判,垃圾处理价格飙升到了105元/吨,政府和投资人仍未能达成一致。
2009年,该项目启动新一轮招标。在这次招标过程中,政府在咨询顾问的协助下,将所有项目条件进行细化、落实,使所有投资人在统一的项目条件下进行公开竞争,吸引了9家竞标单位,最终达到了政府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针对与日本公司的不成功合作,熟悉该案的一位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剖析说,当时国内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方式刚刚处于探讨的阶段,几乎没有建成的项目,没有可以参考的一些经验。此外,当时国家对垃圾发电的一些政策还没有出台,没有很明确的政策导向。
而后来的成功也同样源于规范和有相关制度作保证。金永祥说,后来大连项目选择的公开招标方式,招商过程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运作。由于项目影响力较大,投资人也各显神通,项目实施机构排除了各方面的干扰,客观公正对投资进行评选。未中标的投资人对于评标结果也没有异议。
国家层面也在努力打消民间资本的观望情绪。去年底,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 (试行)》和《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分别从政策层面和实际操作上对PPP项目予以指导。
今年又先后出台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对PPP的推广在政策层面进行“护航”。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