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韩协同进军好莱坞 效果“1+1=10”

    每日经济新闻 2015-05-21 02:12

    在20日举行的中韩影视文化产业论坛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首先在致辞中抛出中韩合拍片的票房苦恼。在“中韩在影视人才和技术领域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题的第一场的讨论中,中韩资深电影人试图为此寻找答案。

    每经编辑 岳琦 陶轲    

    ◎成都商报、每日经济新闻联合报道组记者 岳琦 陶轲

    中韩合拍片市场难题在哪里?中韩顶尖电影人纵论破局之道。

    在20日举行的中韩影视文化产业论坛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首先在致辞中抛出中韩合拍片的票房苦恼。在“中韩在影视人才和技术领域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题的第一场的讨论中,中韩资深电影人试图为此寻找答案。

    在韩国宝蓝电影制作有限公司会长李柱益看来,王长田提出的问题体现了中韩影视交流并未达到理想程度,中韩影视合作需要打造新的模式,协同进军好莱坞,达到1+1等于5,甚至等于10的效果。

    随后,纵横国际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立功,浙江宇佑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艳,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战略官王丛,乐视影业副总裁黄紫燕等电影大佬在韩国iconixchina代表李炳圭的主持下,对合拍片困局展开激烈讨论。

    精彩观点1中韩应携手挺进好莱坞

    近年来,从韩剧引进到合拍电影,从版权交易到联合制作,从投资并购到建立产业基金,中韩两国影视合作不断升温。但逐年增加的中韩合拍电影因种种原因,合拍片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

    李柱益认为,目前中韩影视相互交流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尽管中国的票房规模非常大,但是合拍电影的票房并不是很理想。“我觉得我们必须汲取一些教训,今后让中韩合拍电影有更好的成绩。”

    在讨论中担任主持的李炳圭表示,“中韩两国共同制作合拍片有技术问题,在合作方式上面临一些难题。”但他认为,挑战与机遇是共存的。李炳圭总结道,“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有一些新策划的点子,这跟生孩子一样,我们有失败,也面临困难,当时是非常艰难的,但是过了那个时期以后,看到孩子成长都会感觉非常幸福。”

    曾促成《晚秋》等多部中韩合拍片的李柱益认为,不要单纯地看中国这个市场,还要看到中国的内容。韩国虽然比中国走在前面,但是也有很多失败的经验,所以中韩可以进行合作,这样双方都可以少走弯路,所以效果就不是1+1等于2,而是1+1等于5或者10,“这方面我也会作出最大的努力”。

    对于合拍片的困局,黄紫燕则认为,中国电影市场处在井喷式的快速发展阶段,用俗语来说就是“萝卜快了不洗泥”,各种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双方在这方面的合作是互通有无的过程。

    在李柱益看来,中韩两国应该共同携手挺进好莱坞。“现在很多人说我们有中国市场不需要好莱坞市场。”但进军好莱坞并不是因为市场规模,而是它拥有百年的历史和技术,有非常好的经验。李柱益认为,中韩两国,还有亚洲各国电影人的智慧结合在一起,应该进入好莱坞市场,然后来引领全世界的电影市场,这才是中韩两国取得协同效果的一个好方法。

    精彩观点2“中西结合”才能赢得胜利

    李柱益的观点也得到王丛的认可,他表示,伴随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全面放开,中国电影产业和韩国电影产业的同仁们应该携手共同狙击或者消化好莱坞电影的冲击。“韩国电影产业是我们非常好的学习榜样,过去十年当中韩国本土电影市场份额连续十年超过进口片,这一点我相信也是我们共同学习的一些地方。”

    但黄紫燕认为合拍片还是要立足中国本土市场,因为中国本土市场体量太大了,如果研发初始阶段就考虑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相信双方都能在成本上有很好的回收和增值。

    对于中韩影视合作,黄紫燕特别强调了IP本土化开发。她表示,韩国有很多非常好的影片,这样的故事如果仅仅作为引进片引进国内市场,可以想见其市场不理想,但是如果进行本土化改编,从演员、导演、资本都是中国的,一定会有非常好的市场表现。好的故事是所有人都能感动的,只是在文化表现上要更加本土化,要不然就沦为既没有满足韩国市场需求,也没有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当主持人将问题抛向徐立功后,他表示,成功并不是仅凭一两个案例就能决定。他坚信,影视发展始终遵循着万变不离文化的特质。而文化接地气很重要,两国合作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不同国家的文化立场。

    而对于好莱坞的市场竞争,徐立功也认为,跟国外竞争很重要的就是不能放弃自己的文化特色,可以效仿李安《卧虎藏龙》的做法,用西方科技和中国文化结合,这样才会赢得胜利。

    《《《

    ■嘉宾:

    王长田、李柱益、徐立功、吴艳、王丛、黄紫燕、李炳圭(主持)

    ■议题:

    中韩在影视人才和技术领域新的机遇和挑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中韩合作三维动画电影落地成都

    下一篇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成立影视合资公司推动中韩娱乐合作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