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聚焦中韩影视文化论坛:中国影视作品不会讲故事 艺人收入太高

    每经网 2015-05-20 20:42

    今日,中韩影视文化产业论坛在蓉启幕。尤小刚谈到,中国影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改革开放有钱了,却拿不出像样的故事来,是从业者的失职。

    每经编辑 陶玥阳

    韩国电影题材广泛性、思想深刻性 中国电影难以匹及

    如果我们探讨中韩娱乐业的合作,我们就必须要面临这些差异,这些差异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比如政策方面,我们非常喜欢韩国电影,但是韩国电影题材的广泛性,还有它的深刻性,中国电影是完全无法做到的,因为我们意识形态的管理政策,这些内容可能是不能被拍摄的。

    再比如说合约意识,我们知道韩国这个国家是大家都非常克制,非常有合约意识的国家,公司个人都是这样,但是在中国这个市场上,老实说至少在影视行业骗子、混子到处都是,很多时候我们是谈不上合约精神的。这时候韩国公司到中国来合作的时候,他们会非常困惑,不是签了合同吗,为什么执行不下去,这也是一个差异。

    文化对立影响合作

    当然还有一些文化认同感,中国这个民族正在崛起,所以它的民众处在自豪,为国家自豪的这样一种兴奋之中,但是另一方面又非常脆弱,心里非常脆弱,别人批评他两句,他可能一下就形成一种舆论压力,我们的包容性没有那么强。回过头来,我们说看到韩国什么东西都申遗了,中国的东西韩国申遗了,这也会造成一些文化上的对立,这些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我们注意到很多中韩合拍的电影,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韩国演员演了中国的电影电视剧我们必须配音,我们都知道那个演员是韩国人,他配音的效果中国观众是很难接受的,就像中国语言没法走向世界一样,因为我们说的是中文,我们配成英文,西方世界是不接受的。所以这时候,韩国艺人可能学习中文,包括中国艺人走向韩国,学习汉文就变得非常必要,这看起来是一个小问题,但是实际上是非常大的问题,这涉及文化认同的问题,涉及对观众尊重的问题。

    再比如说关于电影合拍,到现在为止,中韩合拍的电影,有的是中国导演韩国演员主演,有的是韩国导演中国演员主演,这里面有极少数是成功的,票房不够理想。我们调查过很多观众,他就觉得中国的故事找一个韩国人来演,或者韩国故事找中国人来演,或者韩国故事找中国导演,中国故事找韩国导演,总而言之就是说你是混合这样的一种体系,大家看不到你这个东西的支点在哪里,他也不觉得是中国的电影,也不觉得是韩国的电影。

    而事实上韩国电影在中国从来没有真正成功过,韩国本土电影那么好,但是我们看不到有好的表现,最高的票房1亿就打住了,但是在中国超过1亿票房的电影是四五十部之多,这些都得要解决。有一个重要的例子,《重返20岁》,据说在韩国发起的时候就考虑要做中国版电影,所以在韩国不错,在中国票房是3.65亿,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中韩电影,那是因为它上来就考虑了文化差异。在中国这边,导演是一个台湾导演,演员是中国内地的演员,但是剧本,这个题材,最早的发起者是韩国公司,这可能就是很好的方式,就是你做的时候要考虑当地市场,然后再考虑外边市场,而不能同时两个市场通吃,我们以往电影的合作大部分是在两个市场通吃的观念下形成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北京电动车6月起告别“双限” 利好新能源车市场推广

    下一篇

    500彩票网因停售首季亏5200万 二季度彩票交易额或为零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