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郑春荣:解决地方债关键在稳定地方收入

    2015-05-14 01:26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北京

    1万亿元债券置换,只能暂时缓解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那么,如何长久地解决债务问题?

    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就地方债的解决问题专访了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郑春荣,他认为治本之策在于给地方稳定的收入来源。

    地方债质押提高流动性

    NBD:您如何看三部委对地方债券发行的支持?

    郑春荣:地方债可以采用质押,能够提高流动性,比如投资者将地方政府债券质押获得资金,这能提高投资者的意愿。

    另外,采用定向发行,定向发给原来持有地方债券的商业银行,这些债券到期了,地方没钱还你可以再买新债券,以旧换新,减小市场压力。

    由于今年有1万亿元置换债务,6000亿元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加上财政部本身要发行国债,庞大的债券发行交织在一起,债券市场压力不小。三部委的政策可以缓解债券市场的冲击和压力,有利于债券发行。

    NBD:审计署公布的今年到期债务有1.8万亿元,那么1万亿元的置换债券能否覆盖到地方政府的到期债务?置换债券无法覆盖怎么办?

    郑春荣:财政部有一个说法,经测算,1万亿元置换债券占到2015年到期债务规模的56.3%,剩下的部分则需要地方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来化解。

    现在的所谓的地方政府债券置换是到省里,但是不能全覆盖,而且地市级及县乡都需要由省里统一来解决。某些地区局部的债务比较大,到期量较大,这有些麻烦。换句话说,还有40%多的到期债务需要地方政府自己解决,局部会有些麻烦。

    关键在保证地方收入

    NBD:今年财政收入可能减少,一方面硬性支出不少;另一方面要解决到期债务,这如何解决?

    郑春荣:财政收入形势会比较严峻。要稳增长,财政保基本支出,压力比较大。有些地方债务滚雪球,越滚越大,债务问题会比较突出。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还是要靠上级政府的补助、变现国有资产等,大的形势没有大问题。

    现在的问题在于财政资金捉襟见肘,压力比较大,治理债务是开前门堵后门。但是,把地方后门堵住了,前门开得不大,融资品种不多,尤其对基层比较麻烦。

    NBD:现在置换债券能否治本?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区如何平衡?

    郑春荣:治本的方法,按《新预算法》和国务院的43号文的概括:能回到政府的全部回到政府,包括地方政府债券和专项债券;能推向市场的全部推向市场,比如收益性债券,最近广东省地热电厂就发行了收益债券,完全推向市场。

    另有一个途径就是PPP,吸引民间资本来投资公共基础项目。现在关键问题是还有一个存量债务。现在面临新旧债务交替的问题,地方政府会面临较大的麻烦,新旧政策过渡需要有时间。

    地方政府债券还有一个独特的问题,在于农民工进城。欧美为农民进城提供基础设施是有一个阶段性的,阶段性会非常大。现在中央已经勾勒出了城镇化的路线图,有一个巨大的考验,能否解决农民工进城对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基础设施的融资量比较大,地方政府的债务比较大。这也是地方处理债务的棘手的问题。

    另外,中国的财税体制没有为地方政府保证财政支出,地方上如果有稳定的税收收入,也不会到体制外到处借钱。治本的方法,只有地方上有稳定有保证的财政收入,才会断了乱借钱的念头,也能解决债务问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万科万达“重情”牵手:他们想一起变“轻”

    下一篇

    ABS扩容5000亿 融资客提前潜伏银行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