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新私募扩容调查:两大创新模式横空出世

    2015-05-13 00:56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娜    

    ◎每经记者 李娜

    离金融机构林立的陆家嘴片区稍远,租金却便宜一半的浦东其他区域,正聚集越来越多的新近成立的私募。

    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走访中,时常能看到这样一幕场景:透明的落地窗,小型会议室里,五六个年轻人正兴奋地谈论当天的A股行情,气氛融洽。即便加班到八九点成为他们的生活常态,你也能从其脸上看到丝丝满足感。

    这些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私募,由于创始人或团队浸淫公募基金多年,从而或多或少延续了公募基金部分优秀的制度和章程。

    类公募化私募基金的提法,逐渐被更多私募人士提及,只是对此的理解却各有不同。

    私募类公募化

    “我们也规定员工及其亲属不能炒股。如果你想炒股,请不要来这里。”多家新成立的私募基金人士给出了明确的答复。

    在走访多家私募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有些惊讶地发现,这个原本被公募人士抱怨的制度,被不少私募沿用甚至更为苛刻。

    上海同安资产管理公司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我们公司计划推行全员持股,要求员工投资时不能买类似股票、期权的标的,员工投资要么就存银行,要么就买公司产品。具体流程上,公司像公募一样采取申报制度,如果员工违规买卖股票,一旦被发现,他在公司的股份就没有了,也将失去公司合伙人的资格。”

    简单的员工投资制度,就能看出公募体制对新私募的影响。

    那么,何为类公募化私募基金?在投研人士眼中,即为私募投资风格的公募化;在管理层人士眼中,就是私募吸收了公募制度当中的优秀精华;在产品人士眼中,类公募更指私募仿效公募搭建完善的产品线;在合伙人的设想中,就是在将来谋取公募牌照。

    “原来的私募投资经理更多是草根出身。从研究机构角度,这种投资风格不可解释、不可持续、不成体系,但公募出身的投资经理拥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觉得自己是可预测的、可解释的、可跟踪的。‘公转私’的人增多也使得私募投资风格有些公募化。”一位征战公募十年的私募人士阐述道。

    “但这并不能说明谁好谁坏,毕竟他们也经过市场检验。只能说他们的方法不是那么的理论化,或者说这个方法会使私募产品的投资风格多元化,对高端客户也多了很多选择。”该私募人士进一步解释。

    域秀资本的合伙人之一冯刚也指出,过去十几年,公募基金很大的作用是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无论是在市场、投研,还是管理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现在是利用私募本身优秀的合伙人机制,将人才和资金进行重新组合。

    同时,在公募基金高管眼中,类公募化私募更应被解释为,采用私募优秀的合伙人机制,同时吸取了公募基金优秀的风控、运营、市场等规章制度。

    去年才成立的巨杉资产,凭借前期产品出色的业绩,资产规模持续扩张。其工作人员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随着规模的扩大,我们感到了运营风控的重要性。为此,专门从公募基金引进了资深运营风控人士,同时根据投资经理的投资风格,设定单只股票投资比例限制。若投资经理买卖一旦越线,风控人员可直接卖出平掉。”

    前述同安投资公司人士更表示:“我们采取了合伙人制度,但根据公募基金思想、理念来管理公司,产品布局、部门设置、投资管理流程都是按照公募来设计的,尤其风控理念值得借鉴,这也使公司的管理更加制度化、阳光化。”“客观上来看,公募体系在运营风控、投研、销售配备上,很值得私募学习。”深圳望正资本合伙人王鹏辉也表达了相同看法。

    不少资管机构市场人士指出,类公募化应该理解为不局限于传统私募的单一边界,按照公募基金原有的高中低风险齐备的思路,新私募构建多样化的产品线,从而实现高净值客户在不同投资时钟内都能实现资产最优配置。“一方面,随着私募规模越来越大,希望品种多元化。另一方面,公募基金老总、副总、投资总监‘公转私’后,他们的格局更大,不再将目光局限于传统的二级市场。”沪上一位“公转私”人士分析称。

    据了解,交银施罗德前总经理莫泰山创办的博道投资,目前旗下产品线就已覆盖股票、债券、量化对冲和港股四大方向。成立不久的弘尚投资,其产品也将从起步初期的A股投资,逐渐覆盖港股、量化对冲等多条产品线。而越来越多的“公转私”投资人士,不是选择创业而是加入此类私募,从而让单个私募公司产品线扩充得以实现。

    还有部分投资人士指出,所谓类公募化,是指私募最终取得公募基金牌照。上海一家一季度才成立的私募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公司计划在资产规模做大稳定后,申请公募基金牌照。而据记者了解,多家私募都计划借助本轮牛市迅速扩张规模,申请公募牌照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平台型私募起步

    随着一批公募基金界老将相继下海,平台型私募基金公司也开始起步,并成为业内的新趋势。

    所谓的平台型私募,目前并无明确定义,但它具备一些业内公认的特征:搭建一个平台,公司负责产品发行、研究服务支持、中后台运营和长期资本对接,而基金经理专心做投资,为客户创造收益。

    “目前很多私募公司都想建成平台型私募,首先,这类企业对投资经理的业绩提成比例很关键;其次是公司要能找到人,尤其是优秀人才。我觉得想做平台型私募,自己最好不要管产品。”前述沪上投资人士进一步表示。

    据了解,私募基金目前对投资经理分成比例并不统一,但大致位于40%~60%,有的甚至高达七成。具体为,基金公司在产品提取的20%业绩报酬中,将划分40%~60%(即总体的8%~12%)给投资经理,销售团队、股东则参与剩下的分成。

    前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就致力打造平台型私募,据媒体此前报道,其旗下高毅资产将采用基金经理制,每个基金经理在激励机制、跟投机制、产品命名等方面都采取了创新举措。

    “我们平台发行的产品,三分之二的提成分给基金经理。”邱国鹭曾表示。仅从利润分配机制看,这家私募平台初期相当于免费服务于基金经理,但只要能聚集最优秀的投研人才,长期盈利模式不必担忧。“即使投资经理曾有管理上百亿元资产规模的经验,也始终存在瓶颈。公司要往前发展,必须寻找更多优秀的人才,搭建不同的团队。另外,一个平台有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在券商、银行等不同渠道发行产品,可在较短时间树立公司品牌。这就需要私募拥有更加包容的文化和更大的自由度。”沪上一家私募合伙人指出。

    “出来创业,不仅要考察投资能力,还要检验个人在管理、销售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也使下海的基金经理将目光投向加盟平台型私募而不是单独创业。即使只招3到4个研究员,考虑租金等办公成本,一年最少也要200万~300万元。”沪上一位“公转私”人士表示。

    深圳一家新私募的合伙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包括市场、销售等在内,公司现有员工已逼近20人,现已到位的投资经理有3人,分别来自基金公司和券商资管,另有2位基金经理正在原公司办离职手续。公司实行的是投资经理负责制,每个人都将发行自己的产品,产品业绩由其自己负责,大家将共享公司的销售、后台、投研等平台服务。公司的管理将由另一位合伙人负责,该合伙人只负责产品业绩。

    对于“平台型私募”这一概念,上述深圳私募人士则十分谨慎,“现在我们就是个合伙制企业,才刚起步,离平台型私募还早。平台型私募的内部管理能力、机制、文化、人性等元素都很重要。国外那些平台型私募都是做了好多年。我们出来做,就是希望机制更灵活。三到五年后,再看公司是否具备平台私募的特征。”

    一位对此研究多年的券商资管人士表示:“平台型私募才刚起步,尽管业内大多数公司也找了一批明星基金经理,但现在还没有比较成功的案例可以研究。”

    平台化产品持续扩容

    除去组织架构上的调整,在产品设计上,私募也开始有更多的创新。尤其是平台化私募,它们的目光将拓展到对股票、债券、量化对冲等市场产品的择优组合。

    “对于客户而言,资产配置最重要。例如,如何根据当时的市场状况,合理配置房地产、债券、股票等资产。”前述同安投资内部人士表示。

    据了解,同安投资为其发展制定了三大方向。其一,公司将重点布局打新、定增和新三板等方向,并会加大且持续投入。其二,不在布局方向上的优质投资产品,公司会通过其千禧研究中心选择业内顶尖的优质机构,如通过FOF和MOM的形式来管理,最终形成理想的产品平台。其三,联合政府的对冲基金园区和高校等合作,共同培养一批私募基金的优秀投资者。

    同时,一位“公转私”的量化人士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和朋友合伙的私募公司,计划借用互联网技术,先期推出一些产品,这些产品将甄选目前市场流动性好且收益有保证的低风险产品,一些值得关注的非标资产也会纳入产品中。今后,还将针对高风险投资者的偏好,推出加入对赌机制的产品。“这种产品平台未来会更多,品种更丰富,投资管理公司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产品平台公司的最大特征,是老板不做投资,不会干预具体的投资流程。而传统私募,老板很多是搞投资的,产品数量不多,投资是个人因素占据主导地位,公司波动风险会较大。可以说,资产管理市场的每个细分市场都很大,能养活一群人。”前述沪上资深人士表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快钱宣布进军C端市场与万达合推轻资产产品

    下一篇

    凤凰财智成华声股份新东家 中科创举牌禾盛新材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