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A股现更名潮迎合互联网+炒作

    2015-05-12 01:48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一鸣    

    ◎每经记者 王一鸣

    昨日(5月11日)宣布更名为“匹凸匹”的多伦股份(600696,收盘价12.06元)不仅为自身股价博得一个缩量涨停,更将眼下A股上市公司更名热推向风口浪尖。(详见本报昨日《多伦股份进军“匹凸匹”未论证 引来上证所问询》)。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以来,剔除恢复上市和部分业绩发生变化的ST股更名外,沪深两市更名的上市公司数量高达百余只。其中,今年以来,更名公司已达30家之多,而新名称大多数朝着时下热捧的金融、互联网+等概念靠拢。

    对此,有接近监管层人士与记者交流时表示,由于A股市场尚不成熟,投机氛围较重,给部分公司留下“钻空子”余地。更名公司中既有因正常的重组或业务调整的,也不乏借机炒作的公司。并且,部分公司更名信息披露不充分,涉嫌误导投资者,甚至不乏内幕交易,已引起监管部门高度关注。

    更名概念股遭炒作

    尽管多伦股份声称要转型互联网金融,并获控股股东授权使用“www.p2p.com”域名,但根据公司对监管函的回复,实际上,公司目前对上述设想完全处于“空转”阶段(一无正式业务、二无人员配备、三无可行性论证),并且连经营范围变更都未获得工商部门批准。

    面对二级市场为多伦股份更名给出的股价涨停,似乎公司的业绩亏损、遭交易所谴责、收到监管问询函等不利因素都成了浮云。有投资者打趣道,“屁吐屁来了,呕吐呕还会远吗?”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多数上市公司的改名是因重组后公司名称或经营主体变更,此举尚在可理解范畴。不过,“跟风热点、迎合炒作”似乎正替代资产重组导致的上市公司主业改变,成为上市公司更名的“初衷”。

    例如,2014年初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平潭港口岸对外开放,该地区相关上市公司均遭游资爆炒。受此消息影响,中福实业(更名后为平潭实业)股价从2013年7月的3.4元开始上涨,截至2014年3月股价已达7.3元。随后,中福实业表示,考虑到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及其后续影响,更名为“平潭发展”。

    如此一来,平潭发展成为平潭港口概念炒作的直接标的。随着这波牛市的到来,平潭发展股价单边上涨,如今股价已在今年3月冲高至29元左右,而一季度净利润却仅为83.81万元,对应静态市盈率高达5713.4倍。此外,近年来,最为资本市场所熟悉的改名公司,当属湘鄂情变更为中科云网(002306,现为*ST云网),更名期间公司股价也是出现了大幅波动。

    近期,“跨境通宝”(原百圆裤业)、“熊猫金控”(原熊猫烟花)、“天神娱乐”(原科冕木业)等一连串上市公司新名称,也是不断挑战投资者的想象力。

    别盲目买入更名股票

    当然,更名不能包治百病。今年4月,*ST云网由于未能偿还4.02亿元债务,成为首家在债券本金上违约的A股公司,伴随着一季度净利润为-5239.77万元(同时预计上半年预亏8000万~9500万元)、控股股东遭交易所谴责等利空。公司股价已由去年最高12.45元跌落至11日的7.04元。

    另外,山水文化(600234,收盘价15.95元)此前名为ST天龙,3月底因频繁被上证所发问询函和重组失败而被广泛关注。2014年3月底拟收购杨丽萍文化传播公司,并将股票简称更名为“山水文化”后,因重组失败并未开展任何相关主营业务,股价却一路狂飙,从7元左右,最高涨至19元,涨幅高达184%。

    同样在3月底更名为“熊猫金控”的熊猫烟花,亦两度收到上证所的问询函。

    上海本地分析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一些上市公司借更名和更改业务范围,试图搭上热门的“金融”、“互联网+”热潮,不排除有吸引资金关注,甚至炒作的意图;投资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应更多的依据公司的实际行动和成果来进行投资判断,而不是仅凭公司的表态或者更名就盲目买入。

    对此,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对上市公司更名法律上尚无明确限制,只要经上市公司董事会等法定程序,工商局核准即属合法。变更登记付出的成本是只需缴纳一定的登记费用,如此低成本举动便能换来动辄数亿元的市值增值实在太划算。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途牛新任总裁严海锋谈京东入主细节:聊产品变成合作不到一个月就敲定

    下一篇

    拟2550万转让河南子公司 昆仑燃气密集剥离非优势资产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