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同方国芯发布公告称,已经与中信银行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同方国芯旗下的银行卡IC芯片正式入围中信银行集采名录,同时中信银行将使用同方国芯的芯片作为借记卡芯片首批发行2万张联名卡。
每经编辑 孙卫涛
每经记者 孙卫涛 发自北京
“我们在智能卡领域里最后一个比较难啃的骨头,就是银行卡芯片。” 近日,同方国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国芯)总裁赵维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这样说道。
虽然硬骨头难啃,但是作为智能卡芯片领域龙头企业的同方国芯还是要啃。5月8日,同方国芯发布公告称,已经与中信银行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同方国芯旗下的银行卡IC芯片正式入围中信银行集采名录,同时中信银行将使用同方国芯的芯片作为借记卡芯片首批发行2万张联名卡。
赵维健说,入围中信银行集采名录之后算是过了门槛,下次招标银行卡芯片的时候,才能与外国外芯片人公开竞争。
难啃的银行卡芯片
之所以将银行卡芯片称为智能卡领域最后一块难啃的骨头,是因为目前在所有的智能卡领域除了金融IC卡,国内企业都已经与将国外资企业产生竞争并显现了优势。
但是在目前的银行卡芯片领域,95%以上的银行卡芯片市场是由国外资企业所占据,国内自主研发的芯片只有不到5%的市场。
为什么国外资企业能占据国内银行卡芯片领域这么大市场份额呢?“银行卡的国际属性是国产芯片难以进入的主要根本原因。”同方国芯旗下主营智能卡芯片业务的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段立对本报记者道出了缘由。
他说,“过去的芯片技术所谓的安全规范始终是由外企掌握,外企采取做了两个措施,一方面向我国的商业银行宣称,银行卡的跟钱有关系,安全要有保障,而欧洲有高等级的安全检测机构。另一方面,在欧洲的检测认证机构并不给中国芯片公司检测的机会,要么设置障碍。这绕不过去。”
但随着金融机构对安全的日益重视,银行卡的交易安全也引起关注,甚至政府开始提出了要加快金融IC卡的国产化进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要求2015年起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IC卡。
此前人民银行和银联组织建成了中国家的金融IC卡安全检测中心,银联的银行卡检测中心承担了金融IC卡的芯片安全检测,并在这两年逐渐成长起来。这在一定程度倒逼欧洲检监测机构的让步,在看到中国的检测机构成长起来之后,也被迫向中国芯片企业进行了开放了检测。
事实上,同方国芯在金融IC卡领域早有准备,赵维健介绍,早在2008年同方就在非接触芯片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金融级芯片安全技术的调研和积累,2012年同方微电子成为了首家通过银检中心对双界面CPU卡的银联卡芯片安全检测的公司。
40亿张存量规模
公开资料显示,从2015年起我国逐步停发磁条银行卡,转为带有芯片的银行卡。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银行卡存量市场大概近40亿张,未来几年我国每年新投放的金融IC卡数量可达数亿张。
段立预测,现在全国每年大概换银行卡6亿张左右,如果按照国内芯片占比5%就是3000万,当然随着时间推移国内芯片企业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估计明年银行卡换芯将迎来爆发,国内企业能拿到20%~30%的市场份额。
实际上,在与中信银行达成合作之前,同方相继与河南鹤壁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等10多家银行完成测试或和小规模发卡。
近日,因为一些银行在为顾客更换芯片银行卡时,因为成本较高引发质疑。赵维健说,相比国际竞争对手,公司用低成本更便宜的工艺实现了同样面积的芯片,具有明显性价比优势。他举例说,2005、2006年的时候去营业厅换一张SIM卡最低要四十块钱,丢了可能要八十块钱,今天任何一个运营商换SIM卡都不需要花钱。而这主要就是得益于智能卡芯片国产化带来的好处。
不仅瞄准国内存量换卡市场,同方国芯还计划进军国际市场。段立说,目前同方的芯片已经去欧洲进行检测了,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就可以拿到欧洲最高等级的安全检测,意味着国内的芯片可以满足海外的需求。
日前,同方旗下的同方国芯公布了增发预案,拟募集资金10多亿元用于智能卡芯片技术升级及配套测试产业化项目,推动新一代芯片的设计研发,加速芯片成本的下降。
长城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同方国芯作为国内智能卡芯片厂商第一梯队成员,手中既有类似二代身份证芯片的现金流业务,也有即将爆发的金融IC卡及移动支付产品储备,在核国产化的趋势下,公司将稳步受益。
同方国芯2014年年报显示,去年同方智能卡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约50%,其中:在二代证读写器芯片市场领域,同方的市场份额已超过70%;SIM卡芯片已经覆盖全球主要卡商,2014年出货约11亿颗,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占据全球21%市场份额,与全球第星只差2%的差距;在居民健康卡领域,在全国各省市招标项目中的入围超过70%。
2015年同方国芯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营业收入实现营收2.65亿元,同比增长44.12%;净利润5479万元,同比增长10.69%。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