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末,银行业陆续发布今年一季报。在延续去年末净利增速回落的同时,更让银行揪心的存款增速也出现了大面积回落。
每经编辑 张敬伟
◎张敬伟
进入4月末,银行业陆续发布今年一季报。在延续去年末净利增速回落的同时,更让银行揪心的存款增速也出现了大面积回落。
以民生银行为例,从其业绩报告看,一季度吸收存款总额为2.45万亿元,比今年初存款增加了0.06%,而去年这一数字是5.11%。平安银行吸收存款总额较年初增长了2.95%,不过鲜明的对比是,去年增速高达13.6%。
无论是各银行存款余额减少还是存款增幅降低,都表明银行揽储压力持续加大,社会公众本来用以储蓄的钱流向了其他地方。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储户的钱都去哪儿了?这样的现象是个案还是常态?
这是个很容易就能想到答案的问题——跑到股市上了。
牛市来临,资本流向股市,这是最简单的趋利行为,也是常识化的民生经济学。
流向A股的资本大潮如何汹涌,相关机构已有连篇累牍的数据分析,在此不赘述。单就个体现象而言,从广场大妈到职场人士,重新安排理财思路和调整荷包比例的几乎无处不在。对大多数人而言,炒股已成为投资理财的第一选择。
投到股市的钱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银行存款。当然,银行存款流向股市的具体数据并不明朗——从央行公布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到: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24.8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0.8个和2.0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4.15万亿元,同比少增1.64万亿元。
股市高收益形成的全民炒股现象,也导致各类理财产品遇冷,最起码不再像“前牛市”那样受追捧。最简单的市场反应就是,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吸金能力减弱;理财资金池减少,收益率则再降低,形成了整个理财资金盘子的连锁反应。
虽然近期基础货币投放比前期收敛,但考虑到货币政策连续宽松(降息降准)的惯性效应,事实上市场整体的流动性应当是无虞的。不必讲机构资金的利益趋向,单就社会公众而言,面对比储蓄更为丰富更为利多的投资方式(互联网金融,各类高息理财产品)等,也不会将并不多的余钱存在银行(最起码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何况,楼市开始出现分化,“3·30”楼市新政激发的只是部分刚需冲动,三、四线城市的楼市低迷惯性短期内无法逆转。目前媒体报道的楼盘热销现象暂时只是零散出现在一线城市。社会公众对于再次大规模投资楼市还心存疑惧。
而股市的疯狂还能维持多久呢?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有人说后市动力强劲,货币与财政“双宽松”政策,将是刺激股市牛上加牛的灵药,并且将促使股指不断刷新前期的高点纪录;但也有人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来棒喝股民们,呼吁其该撤离时就撤离,以免被再次套牢。
其实,审视A股市场,有三个基本点需要牢记:
一是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正处于下行态势,股市不可能一直和宏观经济逆势而行;
二是资本市场的改革是调结构的主要方面,资本市场改革对于调结构具有促进作用,货币政策宽松强化了资本流动性,表现在股市上也符合市场规律;
三是货币政策的宽松和资本市场的改革,都有基本的决策指向,即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发挥投融资的正效应,而不是制造投机泡沫或流向过剩产能产业。
如果社会资金,包括银行存款,通过股市流向急需资金的实体经济主体,银行存款的流向自然值得肯定,这也达到了货币政策宽松的目的。但如果银行存款以分散、冲动的方式进入股市,和大机构投机资本及海外热钱一同在股市摸爬滚打,恐怕也有可能成为这波牛市的“炮灰”。假如股市中的资金被投机热钱裹挟而走,这不仅会是宏观经济之害,股民财富一旦缩水也会给社会民生带来负面影响。
居民储蓄流到牛市里,会带来博取财富的机会。但一定要牢记:收益越大风险也就越大,这是投资的铁律,因此投资只有多元化,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对各大银行而言,银行存款减少、揽储压力加大,既提醒其改变吸储获利方式,也有助于促使其加大改革,提升服务质量。而在客观上,这对利率市场化也具有提振和催化的效用。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