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副主任李格平表示,随着一批鼓励创新政策的陆续发布,期货行业创新活力逐步释放,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为行业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多家期货公司IPO上市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26日举行的“第9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暨首届场外衍生品论坛”上,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副主任李格平表示,随着一批鼓励创新政策的陆续发布,期货行业创新活力逐步释放,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为行业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期货公司股权融资获得突破性进展,多家期货公司IPO上市取得实质性进展,还有很多公司正在准备IPO上市和新三板挂牌。
李格平介绍,期货业创新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截至3月末,全行业总资产、净资产、净资本、客户权益分别是756亿元、634亿元、465亿元和30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18%、5.3%和47%;一季度全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净利润同比增长61%,期货资管和投资咨询等创新业务收入占比稳步提高,创新效果逐步现象。已有105家期货公司获得了期货资管业务资格,产品数量从去年底的1183支增加到1233支,规模增长到171亿元,增长20%。尤其是“一对多”资管产品从无到有,目前已经发展到124支,规模有18亿左右。
此外,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的业务平稳发展。已经有41家期货公司设立风险管理子公司,截至去年底,子公司现货仓单近期和远期交易规模超过370亿元,33家风险管理子公司实现业务收入1981万元,净利润823万元,多家子公司通过估值期权等方式,提供了定制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预见,创新业务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李格平同时表示,期货业创新效果整体符合预期,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例如资管产品在参与期货交易过程中,交易行为趋同,在临近交割月时,有市场波动,特别是风险管理子公司在合作套保业务过程中,风险控制不足,呈现出了大额违约损失情况,这些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和完善。
李格平说,期货公司要明确自身的基本定位和目标,不能盲目创新,不能以损害客户利益和损害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代价来创新和发展。期货公司要加强创新业务的风险控制,确保风险可控可测,要注重资本补充和人才培养,夯实创新基础,要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围绕自身的定位开展创新。
他同时透露,监管部门也适应行业创新发展的新形势,目前正在实施依托中央监管信息平台,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的监管新机制,明确以机构部为主协调,期货市场、金融中心为数据中心,派驻机构和行业协会、交易所各负其责监管机制,同时,依托大数据的优势,构建在期货经营机构的动态监测系统,整合“五位一体”的监管资源,提升监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