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自动驾驶进“快车道”监管尚待完善

    2015-04-20 01:11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祝贺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祝贺 发自上海

    前不久,在北京六环高速公路上,一辆沃尔沃V60以70公里的时速向前行驶,驾驶座上的沃尔沃汽车集团高级技术主管Erik Coelingh双手悬空,双脚离开油门和刹车踏板,不时向车外挥手或拿起水瓶喝水。这是沃尔沃高度自动驾驶项目首次在中国进行路试检验。

    一路上,V60的方向盘会自动调整方向确保不偏离航道,当有超车或前方车辆减速时,V60会自动减速,等危险解除后又自动加速至70公里时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不仅仅是沃尔沃,欧美和日本的许多汽车厂商都在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源,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即将驶入“快车道”。

    不过,在量产之前,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将不得不面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法律和道德难题,以及居高不下的成本等挑战。

    市场规模将达600亿美元

    高德纳咨询公司的一份研究显示,到2030年,在公路上行驶的25%的汽车将实现自动驾驶。另有数据显示,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一个具有600亿美元规模的市场。

    在今年1月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奥迪展示了其最新的自动驾驶技术。其代号为“Jack”的奥迪自动驾驶汽车A7,从硅谷全程自动驶往拉斯维加斯参加CES。

    实际上,宝马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欧洲测试了其自动驾驶汽车。而针对路况和道路环境更复杂的中国市场,宝马选择和百度合作,以借助后者在高精度地图、传感器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优势。

    去年12月,谷歌首款无人驾驶原型汽车面世。谷歌还打算在今年生产100辆无人驾驶汽车样车。

    相比欧美厂商,日系车企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上市时间的制定上相对保守。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CEO卡洛斯·戈恩曾表示,最早会在2020年将自动驾驶汽车投向市场。本田则在去年9月推出了协调型自动驾驶技术,主打零事故。

    可以预见的是,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成为多数车型的标配后,主动安全和更高级的自动驾驶技术有望很快走向量产。

    高度自动驾驶目前难实现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主管Chris Urmson不久前表示,驾驶辅助系统越先进,司机承担的风险就越大。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引发的最大争议是,当车辆发生事故时,由谁来承担责任,以及在特殊情况下车辆应当如何作出正确决策?

    欧洲道路交通法规定,驾驶员必须拥有对车辆的控制权,而且凌驾于自动驾驶功能之上。如果谷歌无人驾驶汽车肇事,汽车厂商、设备制造商、司机都有可能遭起诉。而汽车厂商并未对自动驾驶发生事故时如何界定责任方做出任何表态。

    目前,整车厂商大多在高速公路等封闭环境上进行自动驾驶测试,但在路况更复杂、拥挤的城市交通状态下,自动驾驶技术还将不得不面临道德判断的难题。

    “假设(车辆)无法躲避一场交通事故,剩下的选择是冲向一辆小型车还是大卡车?是开进沟里还是撞向高墙?是擦边撞击推着婴儿车的母亲还是80岁的老人?”戴姆勒集团CEO蔡澈曾在今年1月的CES展上调侃道。沃尔沃方面则认为,自动驾驶技术不会面临道德两难的问题,“高度自动驾驶系统的目标是避免车辆陷入上述情境。”

    尽管车企大力推进自动驾驶汽车项目,但法律法规的完善、责任认定以及社会公众的接受度,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时间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新动力挖掘车市新红利

    下一篇

    前瞻科技创领汽车未来 奥迪强化“领先者战略”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