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徐杰 发自浙江
中国是全球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可更新淡水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更为严重的是,水体污染严重:我国劣V类水质占总河长的14.9%,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19.5%。先污后治,亡羊补牢。《水污染防治计划》对江湖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市和村镇生活用水等提出了未来15年的治理目标。
两万亿治水盛宴开席。“水十条”将会带来一个怎样的天蓝水净的生态,又将如何改变水务市场格局?《每日经济新闻》将为您作深入解读。
治理水污染是一项耗时长、见效慢、投资高的大项目。“水十条”出炉后,专家预测将拉动2万亿元的总投资。如何解决治污项目的融资问题,浙江省的“五水共治”计划或许能给出一个参考。
民间资本活跃的浙江省,从来不缺创新的基因。在“五水共治”项目资金来源上,除了传统的银行信贷外,包括私募债、企业捐款、PPP等的融资模式已在全国先行一步。
私募债救急治水资金
“新浦河:河道起点永久河,终点山北河,整治目标是一年实现河面无漂浮物,河岸无垃圾,达到水质清澈,两年实现生态绿化美观。”这是浙江省杭州市高新区(滨江)河道旁一处公示牌上的内容,区级和乡镇级河长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一并公示。
新浦河的水环境治理,是浙江省正在实施的“五水共治”工程的缩影。
2013年年末,浙江省推出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内容的“五水共治”行动。“五水共治”时间表分为三年、五年、七年三步。
其中,三年(2014~2016年)要解决突出问题,明显见效;五年(2014~2018年)要基本解决问题,全面改观;七年(2014~2020年)要基本不出问题,实现质变。
按照浙江省官方公布的数据,“五水共治”的7年总规划投资为4680亿元,其中2014年度投资超过650亿元。另据浙江省水利厅日前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的意见提出,2015年全省水利计划投资490亿元,其中“五水共治”水利计划批投资348亿元,资金需求非常巨大。
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问题如何解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银行信贷仍是融资供给的主力。来自建设银行浙江分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该分行已支持“五水共治”项目17个,涉及金额30亿元。
与此同时,建设银行浙江分行创新金融模式支持“五水共治”,加强与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证券、保险、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在合规经营、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探索多样化融资方式对接“五水共治”领域合理的融资需求。该行已与浙江省财政厅进行了对接,探索采用股权基金模式提供融资支持“五水共治”项目建设。
除常规金融供给外,为破解“五水共治”资金难题,浙江各地债权权益产品、私募债等多管齐下。
日前,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发行了一款名为“绍兴城中村五水债09期”的产品,本期债券募集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起投金额20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8.1%。债券期限为两年,本次发行债券的募集资金将用于快阁村五水共治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这是只是众多为解决“五水共治”资金来源的一款产品。记者获悉,自2014年5月开始至今,浙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陆续发行了超过20亿包括建德、兰溪、桐庐、长兴在内的多款“五水共治”定向融资产品,用于破解“五水共治”的资金难题。
PPP大举切入环保领域
在公用事业领域,浙江省的PPP(公私合营)模式方兴未艾。去年年初,浙江省省长李强就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PPP等模式,解决“融资平台债务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民间资本进入难”三大问题。
4月8日,注册地位于杭州余杭的兴源环境(300266,SZ)公告称,公司与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政府签署了《湖州市吴兴区东部新城污水管网提升改造PPP合作框架协议》,该项目投资总额约为2亿元,该项目建设计划在2年内完成。
4月16日,兴源环境董秘办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是公司第一个PPP项目,规模比较大,公司目前力推这种模式合作,“出于地方债务考虑,政府通过PPP模式,将这部分职能转交给私营企业来承担。政府不考虑盈利性,但可以保障项目的推进和环境改善,企业则可以获取稳定的收益,达到双方共赢的局面”。
不仅是兴源环境,PPP模式在浙江省各地被不断被复制。围海股份(002586,SZ)也在去年底中标“天台县苍山产业集聚区一期开发PPP项目(一标)”。
不过,兴源环境董秘办人士也对PPP模式表示出了一些担心,他表示,民营企业和当地政府合资成立一家项目公司,民营公司占大头政府占小头,这非常考验民营公司的运营能力和资金实力。项目前期启动资金都由企业出资,同时有些项目运营一段时间后移交给相关部门,但有些项目需要永久性运营。
《《《
到2020年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
“水十条”主要指标
◎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高于93%◎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
到2030年
◎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