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朱秀伟
◎每经记者 朱秀伟
在《每日经济新闻》4月15日刊发的“机构情报站”栏目中,提到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乔永远调高了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的目标点位。
记者注意到,4月15日,多位券商知名策略分析师齐聚深圳,探讨沪指站上4000点后的走势,他们的态度仍然整体偏乐观。
大/市/风/向
分析师集体看好后市
4月15日,在2015年新财富春季策略会上,几位券商知名策略分析师发表了他们对A股后市的看法。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乔永远认为,“不应该用2007年的眼光看这轮市场,这轮牛市更快、更强。”乔永远表示,2005年~2006年,整个市场的融资水平非常高,融资资金价格则非常低。2011年以来,整个融资资金价格事实上偏高,这意味着这轮市场的节奏一定会更加明快,因为资金预期收益率水平非常高。
他表示,这轮市场最大的特征有两点:第一,业绩整体表现是非常困难的,市场是被风险偏好驱动,而不仅是被业绩驱动;第二,这轮牛市有可能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给大家带来超额回报的趋势性机会,估值也将进一步扩张。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认为,牛市中一定要改变思维,这是一个长远的牛市。他指出,牛市都有一个规律,就是资金利率下行或资金利率在底部。牛市当中一个重要的支撑是企业盈利改善,但企业盈利改善不一定来自经济增长,可以来自改革、转型和技术进步等因素。此外,股市本身的制度建设会助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荀玉根回顾二战之后各经济体的牛市发现,牛市形成都是因为经济体腾飞:一个经济体从“很弱小”、“大而虚”转向“强而大”,中国应该正在经历这个阶段,现在股指翻倍,但涨幅依然不算大,牛市才刚开始,因为转型也才刚开始。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认为,这是一轮股权投资的大时代。时间绝对不止一年多,应该是三到五年的牛市,伴随这一次牛市的是直接融资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认为,2004年开始,国家大力扶持和提高股权融资比例,管理层市值管理诉求和过程刚开始,“牛市里面最珍贵的东西不是波段,而是你手上的筹码。每次下车后再想上车,都是一个极其煎熬的过程。”
对于目前市场运行区间,徐彪认为,目前“处于(牛市)上半场,甚至是上半场刚刚行程过半。大牛市的上半场、下半场可以如此区分:技术上,放量上涨阶段是上半场,缩量上涨阶段是下半场。”
市场关注度:★★★★★
驱动周期:中长期
重点关注:增量资金
行/业/热/点
申万宏源:核电有五大看点
4月15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今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核准建设“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示范机组,核电实质性新开工密集展开。
申万宏源认为,本次核准是继2月红沿河5、6号机组首获开工核准后新项目再次获准,维持2015年国内核电新开工机组将超过8台的判断。
该券商认为,未来国内核电新开工机组将以AP1000和“华龙一号”为主,CAP14OO和EPR为辅,“走出去”将以“华龙一号”为主。“华龙一号”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路线,被确认为核电“走出去”的主力机组,随着国务院对该技术的正式核准,后续正式开工可期。
对于核电板块,该机构认为后续有五大关注要点:1.核电十三五规划预计2015年5月左右出台;2.内陆核电十三五是否放开;3.中核电力和中国核建A股上市进程;4.核电新开工项目;5.海外出口,首推丹甫股份。申万宏源建议重点关注浙富控股,控股子公司四川华都目前已签订出口及福清5、6号机组合计超5亿元控制棒及驱动机构订单,有望充分受益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部铺开。从个股看,推荐久立特材、应流股份和上海电气等。
市场关注度:★★★★★
驱动周期:中短期
重点关注:核电项目落地
机构关注血制品提价
近日,平安证券发布研报称,“血制品行业长期的最高零售价压制,导致供求关系在价格中得不到体现,白蛋白等产品大量流入黑市渠道,严重影响了药品的可及性和安全性。浆站审批制度是导致行业乱象的根源,不合时宜的价格管制加剧了血制品行业怪象。目前,我国药价放开政策出台时点临近,血制品行业将深度受益,行业量价大拐点即将来临。”
该券商认为,价格放开后向上游传导,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血浆供不应求的局面。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放开药品政府定价”,药价放开政策出台时点临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据平安证券测算,提价将为血制品上市公司带来25%~50%的年化业绩弹性,其中天坛生物弹性最大。若白蛋白提价8%,则为华兰生物、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和博雅生物带来的业绩弹性(年化)分别是26%、52%、25%和28%。如果7月1日价格放开,则为华兰生物、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和博雅生物带来的业绩弹性(2015年)分别是12%、30%、10%和12%。由于企业会根据价格变化趋势采取控货策略,实际受益程度将大于此数。
市场关注度:★★★★
驱动周期:中长期
重点关注:血制品提价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