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位回调整理了几个交易日后,创业板指数昨天又很“任性”地创出历史新高;中小板指数同样没有含糊,也又一次站上高地。
证券时报记者 徐涛
在高位回调整理了几个交易日后,创业板指数昨天又很“任性”地创出历史新高;中小板指数同样没有含糊,也又一次站上了历史的新高地。
其实,两位“战士”掀起一个高过一个的浪头、跨过一个高过一个的山峰,已经持续了好些时日,形成了一种“新常态”,好像早就没什么可为之大惊小怪的了。不过,鉴于最近这波始于年初的走势过于凌厉,就难免又引出许多忧虑,甚至连王亚伟近日也站出来明确表示,创业板有点儿过热了。
毋庸讳言,单就战术层面而言,创业板确实过热了。不但几乎所有的技术指标都悬于高位,各种各样的顶背离样子看起来也格外吓人,而且从市盈率、公司的现实盈利能力、未来发展前景等诸多方面观察,创业板指数似乎也没有继续这样“任性”下去的理由。最近这些日子,许多市场人士纷纷提示风险,连有关监管部门也在力推蓝筹股的同时,反复提醒投资者创业板、中小板存在的短期风险。
是的,指数涨的时间长了,总难免回调,飙升之后的下跌同样能打造让人瞠目结舌的效果。至于创业板什么时候展开修正行情,那还真有点不好说,或许今天,或许下周,或许更远些的什么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在不断上涨而又鸣镝不断的情况下,市场的运行就是各方不断博弈并达成平衡的结果,既然暂时还没有失衡,或许市场就还能继续出人意料地往前走。
如果跳出战术层面,以更长远的眼光来观察创业板,我们或许能免于等待修正的“煎熬”。前些日子,有人祭出纳斯达克来证明创业板已臻“荒谬”之境,或许也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历史从来不是无趣的描摹机,哪怕代入一个微小的变量,最终的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创业板肩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也肩负了完善中国资本市场和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聚集在这个阵地上的上市公司,无疑都是各自领域的“尖兵”,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各自的努力,不断地推进创新——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以日益趋近那个共同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无疑会有失败,也注定会有成功。对这些“尖兵”的努力,我们应该抱定信心和尊敬。
把握住了这一点,大约我们就能把握住创业板、新经济、甚至新时代的关键,有了新的视角,或许就不会再惶惶然于市场何时展开调整。市场总有调整,但方向一定难离初衷。创业板从2012年12月4日创出历史新低后旋即义无反顾地往上走,现在看,这倒很能契合新时代的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