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刘灿邦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刘灿邦 发自北京
3月24日,中信股份(00267,HK)确认,中澳铁矿进行了25亿美元(约合155亿人民币)的减值拨备。矿价下跌是此次减值的主要原因。目前铁矿石价格为55美元/吨,中澳铁矿的产品成本在80美元~90美元/吨,几乎不能盈利。
就“公司在澳大利亚投资布局是否发生改变”及“未来是否会加剧亏损”等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中信方面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一位匿名人士向记者表示,中信此次减值拨备或许意在剥离部分资产,未来将通过某种方式减少在澳洲铁矿石项目中的占比。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中信方面的证实。
矿价下跌是“祸根”
中信股份表示,如此巨额的减值拨备导致营业利润缩水25亿美元,包括17亿美元的无形资产减值和7.94亿美元的房地产和设备减值。此举还导致公司去年净利润下降20%,至398亿港元。
据了解,中信方面曾在2006年斥资4.15亿美元买下西澳大利亚两个拥有磁铁矿资源开采权的公司全部股权。原计划投产时间定于2009年7月,直到2013年12月,“中澳SINO铁矿项目”生产的首船成品矿才付运。
卓创资讯分析师刘智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信买下上述铁矿时,该项目还是非常有利的。从2006年开始,国际矿价就一路上涨,即使在金融危机的2008年、2009年依然没有阻挡矿价的上涨。但在2014年以后,国际矿价出现大幅跳水。
事实上,上述项目最初成本预算为33.19亿美元,但到首船成品矿付运时累计耗资已近100亿美元。
一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中信当初收购该铁矿,由于缺少前期调研,去了之后发现好多基础设施建设都没有搞好,又投了很多钱。另外,冶炼工艺方面也曾出现问题。
在上述分析人士看来,矿价的大幅跳水对该项目是致命的。根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的预测,2015年铁矿石价格在供需形势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预计全年均价在60~65美元,2016年随着一些高成本矿逐步退出市场,供需进一步趋于平衡,矿价将较2015年有所提高。
中企出海需谨慎
铁矿石价格高企时,中国钢铁企业为了从上游压缩成本,中国资本大举投资海外矿产资源,掀起一波海外收购矿产企业的高潮。比如,中铝注资力拓、华菱入股FMG、中国五矿有色收购OZ,国际资源市场上频现中国企业的身影。
公开资料显示,铁矿石权益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俄罗斯,以及亚洲的蒙古、印尼、朝鲜地区和南美洲的巴西、秘鲁、阿根廷等地。中国大部分权益矿分布在澳大利亚。
与中信股份类似的一个例子,还有攀钢钒钛(000629,SZ)。去年3月19日起,鞍澳公司0.6亿澳元股东贷款转为卡拉拉公司股权生效之后,攀钢钒钛持有卡拉拉股权比例达到52.16%,实现绝对控股,需要将卡拉拉并入合并报表。
但是,由于矿价持续下跌及卡拉拉生产尚未完全理顺,2014年公司财务报表合并卡拉拉导致公司净利润减少约27亿元。其中,约3.6亿澳元(合人民币17亿元)为减值准备。卡拉拉入表也成为公司2014年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
攀钢钒钛的一位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卡拉拉项目前几年效益还可以,但是由于宏观经济大环境不好,钢铁过剩导致矿石需求下降,供给仍相对过剩,导致效益恶化。至于未来是否会剥离卡拉拉项目,该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未来的打算还得看国际国内的大环境。”
李新创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是有风险的,对事物发展规律认识不清,缺乏走出去的经验和人才,这些是摆在中企出海面前的主要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诉记者,现在铁矿的吸引力逐渐在减弱,澳大利亚很多中小矿都已经停产了,对于中国钢铁而言,走出去建厂可能是一个方向。
李新创亦表示,目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有条件的地方去投资设厂,很多钢铁企业将参与进来,并且已经在做具体规划。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