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和现代人越发沉重的心理压力,心理咨询及心理咨询师越来越走俏,也越来越被人们需要。心理咨询行业存在的“沉疴旧疾”,迫切需要“治疗”。
心理咨询行业需要管理和整顿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和现代人越发沉重的心理压力,心理咨询及心理咨询师越来越走俏,也越来越被人们需要。心理咨询行业存在的“沉疴旧疾”,迫切需要“治疗”。
心理医生群体——也需要诊疗解困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任费立鹏曾在《柳叶刀》杂志发表文章指出,目前中国接受正规系统训练的心理学工作者约1万人,只有20%左右从事一线应用治疗工作;而美国接受正规训练的心理学工作者有20万人,90%都活跃在一线应用治疗领域。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工作不受重视、收入偏低等原因,导致心理人才大量流失;而“光开药医生”和“速诊医生”的行为,也容易引发心理疾病患者对医生、医院的不信任,使整个医疗行业形象受损,部分患者从临床治疗流落到社会,面临非正规咨询耽误治疗的风险。
对于心理诊疗行业面临的困局,王旭梅、何茹等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宜加强对医生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生治疗费和服务费,促其合理使用药物,重视心理治疗手段。“建议加快开放心理医生多点执业,引入民营资本扩大设立心理病房,避免增加医院扩建成本。”
此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排行中居首位,而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却不足五成,导致首诊误诊率较高。专家指出,院内和院际之间的转诊机制、心理医生参与的会诊机制尚不完善,也致使部分心身疾病患者没能得到有效诊治。
沈阳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光明建议,在全社会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认知程度,同时完善心理科室的会诊和转诊机制,减少心身疾病的误诊率。
心理诊疗行业——只管审批,不管监察?
目前,我国心理咨询师的资质认可和证书颁布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由各省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管理。心理咨询师申请开办心理咨询室,仅需通过当地工商局注册审批,不在卫生部门的监管范围内,导致专业咨询方面出现监管空白。
沈阳一位不愿具名的心理咨询师告诉记者,工商部门对心理咨询室监管很“宽松”,曾有工商人员来咨询中心做年检时说“你们就算无证经营我们也懒得管”。
由于监管部门缺位,心理咨询室仅能靠行业协会约束。记者在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官方网站看到,该协会的入会标准注明,获得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证书的心理咨询师,或从事心理咨询工作5年以上并发表过学术论文的心理学工作者,每年缴纳30元会费便可申请成为普通会员。
“省级心理咨询师协会的会员很容易申请,想做理事也只要交每年300元的理事费,门槛很模糊。”资深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心理咨询师孙波表示,目前国内心理咨询师行业协会没有起到应有的制约和管理作用,未能有效开展鉴定、评估。
沈阳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光明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规定,明确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室的监管部门,从医学角度针对咨询范围和问诊方法划定明确框架,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管处罚条例,加强行业协会的准入门槛和业内正向引导能力。
梁光明同时建议,提高心理咨询师的报名准入门槛,加强培训市场管理,提高考核难度。对已持证上岗的心理咨询师实施积分督导复检,设置定期考核和常态化课程培训学习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