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预期限购城市数量增长 两会代表委员聚焦治堵管理

    2015-03-05 10:11

    此前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曾表示,截至去年底,有限购传言或者未来有限购可能的城市已经达到6个,这些城市未来均存在限购的可能性。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刘卫琰    

    与此同时,反对汽车限购的声音也日渐高涨。王凤英认为,“汽车限行和限购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宗庆后表示,“用汽车限购来治堵是治标不治本,车牌拍卖动辄数万元,增加民众负担还抑制内需。“李书福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一些地方实行的限购政策只是权宜之计,呼吁放开汽车限购。“

    “治堵“效率有待提升

    面对限购和反对限购的争论,今年部分两会代表委员也提出了治理交通拥堵的方式和手段。

    宗庆后提议通过交通指挥智能化,提高道路运行管理水平,利用信息通讯科技将人、路和车辆作为一体进行调配,智能化计算车流量并据此对红绿灯信号作出调整,避免目前很多红绿灯设置不合理带来的绿灯没车、红灯排队通行的现象。

    王凤英指出,欧美有关发达国家的研究表明,采用以信息技术和智能交通技术为基础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使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一倍以上。

    不仅如此,王凤英认为,完善城市规划和道路交通配套法规,确定以路网建设规划为“本底“规划,是解决拥堵的重要途径。

    所谓以道路交通规划为 “ 本底“,是指 在城市新建和改扩建中,城市路网的规划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制体系的规范约束,必须是有前瞻性的、科学的,能提供可持续城市发展需要的路网。如果已有符合基础规划的“路“,就得依路而建房,无“路“,必须按“本底“规划的要求补上“路“,然后依“路“建房。

    在确定科学地以道路建设为本的规划同时,政府管理方式也需要改变。目前我国采用的是“横向管理“模式,即依据某一条法律,某一个执法部门可以管理所有行业。

    “由于管理部门多,各部门的权责划分很难明确,各项资源的调配也存在冲突,难以形成统一的统筹管理。“王凤英表示。据悉,在国际通行的管理模式是“纵向管理“。以交通行业为例,即所有涉及交通运输产业的法律、法规都由一个部门来执行。

    面对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显示,仅依靠汽车限购这一“治标“的管理模式恐怕很难具有持续性,而转变管理模式和城市道路规划方式,运用现代化的交通管理技术,或许才是提升城市交通效率的关键。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肖钢:深港通预计上半年获批

    下一篇

    李克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 转向制造强国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