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热门概念云集 全球科技股风生水起

    中国证券报 2015-02-16 08:01

     

    纳斯达克指数自1月底以来上涨5%,年内累计上涨3.3%,在美股三大股指中表现最好。

    今年以来全球科技股表现突出,美股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刷新十五年来高位;香港恒生资讯科技分类指数年内上涨13.5%,在主要行业板块中位居前列;A股市场上一些热门科技概念呈井喷之势。

    分析人士认为,科技板块风生水起,一方面受美国科技股业绩利好提振,另一方面得益于市场对一些热门概念追捧。目前,科技股上升趋势尚未有完结迹象。

    业绩“红包”提振

    美股科技板块近期强势上涨,衡量科技板块表现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自1月底以来上涨5%,年内累计上涨3.3%,在美股三大股指中表现最好;标普500 信息技术分类指数最近一周上涨4.3%,位居十大行业板块之首,年内累计涨幅达2.7%,跑赢同期标普500指数 1.85%的涨幅。

    科技股上涨主要受业绩提振。截至目前,占美股科技板块市值近九成的公司已发布财报,上季整体盈利同比增长14.1%,收入增长9.5%,显著好于去年三季度盈利增长6.1%,收入增长8.8%的表现。其中,77%的公司盈利好于预期,近一半公司收入好于预期,创过去一年来最好表现。

    苹果成为科技板块当之无愧的领军力量。今年以来苹果股价上涨15%,目前市值高达7400亿美元,稳居美股市值冠军宝座。该公司上财季营收746亿美元,净利润达180亿美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受苹果产品热销提振,iPhone面板提供商日本显示器公司去年第四季度运营利润同比大增80%,该公司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今年以来上涨26%。微控制器供应商瑞萨电子株式会社上季盈利同比增长66%,环比增长175%,公司股价年内上涨8.4%。

    上周全球网络设备制造巨头思科的业绩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该公司上季度收入同比增长7%至119.4亿美元,增速创三年来最高。一些投资者认为,思科业绩好于预期,显示整体科技业市场需求正在改善。过去一周思科在纳斯达克交易的股价上涨8%。

    热门概念轮番登场

    不只是美股市场,近期内地和香港股市科技板块表现活跃。在香港市场上,恒生资讯科技指数今年以来上涨13.5%,在恒生综合指数11个分类指数中位居第二,显著好于同期恒生综合指数3%的涨幅。在主要成分股中,金山软件年内涨幅达到21.3%,腾讯控股上涨15.7%,联想集团上涨18.8%,瑞声科技上涨17.5%。

    除受美股上涨带动外,热门概念轮番登场成为整体科技板块走强动力。在A股市场上,苹果概念股在1月率先发力,相关个股平均股价涨幅达两位数,其中欣旺达今年以来上涨47.6%,立讯精密上涨25%,长盈精密上涨20%,德赛电池上涨20%。

    华融证券报告认为,电子板块迎来良好配置时机,特别是苹果新产品出货量超预期给相关概念股注入新的活力,今年一季度苹果可穿戴设备有望点燃可穿戴设备市场热情。

    中短期内坚定看好苹果产业链上相关标的的估值回归和业绩超预期刺激下的股价上涨机会,以及可穿戴设备板块在iWatch上市之后的市场表现。

    随着互联网广泛渗透,多行业加速“触网”,特别是春节临近,各大互联网公司开启红包大战,带动A股市场上互联网金融股票的火爆表现。今年以来A股市场上生意宝大涨177%,东方财富上涨48%。

    此外受益于政策支持和行业龙头持续发力,云计算概念走强。在A股市场上,用友网络年内上涨65%,中科曙光上涨21%,东软集团上涨33%。

    科技股泡沫暂无忧

    目前美股市场纳斯达克综指距离2000年3月科网泡沫高峰期创下的5100点历史高点还低4%。CB Insights研究集团报告显示,去年全球有38家科技公司步入10亿美元市值俱乐部。安永集团最新调查显示,去年全球科技业并购交易达3512宗,总值2376亿美元,为2000年以来最高水平。

    在科网泡沫破灭15年后,科技板块再次大幅上涨并吸引大量资金流入,引来部分投资者对估值膨胀的担忧。但安永认为,与2000年不同,目前的市场不存在泡沫,大部分交易存在收入、利润和现金流的现实基础,没有迹象显示上升趋势会放缓,预计2015年并购交易前景仍然强劲。

    端点科技合伙人公司分析师罗杰·凯伊认为,当前的市场情绪与2000年有所不同。2000年时很多人都觉得高估值趋势不会结束,从而变成一种纯粹的泡沫狂欢,但这一次市场上一直有些人比较谨慎,所以不算是狂欢。

    纳斯达克咨询服务部门技术分析师斯蒂勒认为,目前科技板块估值普遍比1999年便宜很多,并且现在的科技公司具有更现实的业务模式。2000年时全球上网人数只有4亿,现在高达30亿,由于市场基础显著扩张,2000年时的很多设想现在都变得可行。尽管部分科技公司估值有些昂贵,但这些公司业务更加成熟,有实际的收入和盈利,特别是大型科技公司手握巨额现金,有实际业绩表现,不再只是“眼球效应”。

    上一篇

    集成电路产业获强力推进

    下一篇

    新股定价市场化之路依然漫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