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价里包含公共事业附加等3种收费;电价里包含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等5种收费;国内航班机票附加50元的机场建设费,乘坐国际和香港、澳门地区航班出境,每人次还需随票缴纳20元的旅游发展基金……这些种类繁多的收费项目,被“附加”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却很少有人能够说清这些费用因何而交、交了多少。
在北京做公关传媒工作的杨杰经常坐飞机出差,对机场建设费和燃油附加费再熟悉不过:“有时候坐短途飞机,100多元的附加费跟打折后的机票价钱差不多。”
相比航空,消费者对出租车行业的燃油附加费感触更深。据了解,全国许多城市都会向乘客收取每车次0.5元到1元的出租车燃油附加费,而有些使用天然气的出租车收取的天然气附加费更贵。
据不完全统计,在目前我国主要收费项目中,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收费项目就有30多种。这些收费到底有多少,至今没有权威数据。据新华社报道,如果按全国平均每度4分钱的电费附加收费计算,2013年,电价里一年“加收”的费用就高达2100多亿元,即使仅计算居民生活用电量,这笔收费也达27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