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记者评价,中国房地产行业有两个干活人最努力,一个是万达的王健林,一个是我。王健林都是(为)自己(干)的,张玉良不是(只为)自己的。这话也对也不对。我也有这么1%,别看只有1%,但是这个数字也不少。”
每经编辑 杨羚强
转载请标明——
出处:邦地产
记者:杨羚强
“有记者评价,中国房地产行业有两个干活人最努力,一个是万达的王健林,一个是我。王健林都是(为)自己(干)的,张玉良不是(只为)自己的。这话也对也不对。我也有这么1%,别看只有1%,但是这个数字也不少。”
这是张玉良最近的一段调侃。在绿地无限接近上市借壳成功之时,张玉良的个人财富是业内人茶余饭后的八卦话题,有关其财富的总量和来源的各种传说,充斥网版小报。
更有“偷窥癖”想借用高倍望远镜,拍摄绿地的“私生活”。
张玉良的调侃,似科有两个用意。一是要给“偷窥癖”一个警告,另一个就是想要给国资的委托管理人传递一个信息:只有让职业经理人成为事业合伙人,他们才会把公司当作家,才会拼命干活,让公司资产保值升值。
比职业经理人更可靠的……
“有段时间,职业经理人是方向,但后来慢慢不行了,别说中层留不住,高层也留不住。”张玉良感叹,如今很多企业搞的事业合伙人制度,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在绿地出现了。
彼时,绿地还不是一家上海国资系统引人瞩目的企业。在房地产领域,当时的上房集团(地产集团的前身)才是老大。在当时的上海,比绿地牛X的企业数不胜数,就是做商业的一百集团、华联集团,规模也比绿地大得多。
只用了十几年,绿地从“国资小弟”,摇身变成如今上海国资“一号大哥”,并且很有可能成为上海国资系统中首家问鼎世界百强的企业。
原因固然有战略上的先见之明,但更为关键的还是员工持股给绿地带来的生产力革命——
“做得好,我全都有了。那我还担心什么,努力干就行了。”
作为如今事业合伙人制度的原始形态,员工持股会在绿地内部显示了比职业经理人更强大的优势。为了赚到更多钱,有段时间绿地所有员工甚至在双休日都会加班。
绿地内部全球高层会议
“职业经理人是给别人打工,事业合伙人是为自己创业。为自己创业哪有休息的。”这句在今天看来很时髦的话,18年前就已经在绿地流行了。
也正是因为是为自己打工,要为自己的投资负责,所以绿地很多分公司或者部门领导都是由员工选举产生,而不是由总部委派。
张玉良说,不用担心绿地的干部会贪钱,因为这钱本来就是他自己的,何必贪呢?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