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在杭州开盘的一个住宅项目,却开出了一个相当“接地气”的价格,从拿地、建筑、资金等方面综合计算,项目只有微利甚至是亏损。相邻的另一个项目,则明确打出“亏本卖房”的口号。
每经编辑 卢曦
精准的风向标
“杭州限购取消后,我们以为楼市情况会改善。”某跨国房产咨询公司港籍高管告诉邦地产记者。进入2015年,杭州仍然出现实力房企亏本卖房的情况,似乎说明放松限购的政策药效已经释放殆尽。
任职于北京某律所杭州分公司的一位律师告诉记者,2014年上半年,杭州城北最先出现降价楼盘,后来逐渐扩大到全城。虽然有些楼盘价格也曾出现短暂的上涨,但整体看,开发商“以价换量”思路是比较明确的。
比起港资开发商,杭州的绿城等房企本地经验更丰富,去化表现较好,但价格也不能算高。2014年8月29日杭州限购取消后,立即出现了销售火爆的景象,但进入2015年,销售势头已有明显减弱。
杭州是中国最早实行土地招拍挂的城市,也是内地开放度最高的房地产市场之一,其市场走向是全国的“风向标”。
“2013年,全国楼市涨声一片,杭州就出现了楼盘降价的现象。进入2014年,全国楼市普跌,而杭州的跌幅又是比较深的。”薛建雄说,杭州经济结构处在调整的过程中,楼市的下跌往往走在全国的前面,跌幅也更深。
作为房企必争之地,万科、中海、保利、龙湖、世茂、融创、九龙仓、绿地等全国大鳄都在杭州拼杀。2014年全国20强房企中,仅4家房企暂未进入杭州市场,其中也不乏多次尝试的中信地产。
嗅觉灵敏的港资房企从2014年下半年就不约而同地展开“以价换量”行动。在长三角另一个库存严重的城市常州,九龙仓的多个项目不断打折,从地板价跌至“地下室价”。在杭州快速出货的港企们,近期开始选择在北京、深圳等地重新拿地,纷纷避开长三角。
回望2014年3月,德信地产在杭州率先降价,预演了楼市冬天的到来。而今天,当地产人觉得楼市春天触手可及,但几家不差钱的港资巨头的亏本割肉,又把地产人甩到了冰窟窿里。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