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何志成:PPI大幅下滑 如何兴利除弊

    2015-01-12 01:08

    ◎何志成

    在全球通缩背景下,中国的通缩压力也很大。去年12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3%,为连续34个月下降,即可佐证。PPI连续下跌,固然有全球资源品价格尤其是能源价格急跌的影响,但本质因素却是全球经济低迷,尤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下行趋势仍然没有完结。

    连续下跌34个月的PPI数据告诉我们:保增长任务十分艰巨,宏观经济调控任务艰巨,不能再等待观望,春节前必须出台强力的保增长措施。保增长,目前还要倚重“三驾马车”,尤其是启动中央级投资项目。当前,各地大型投资项目储备很充足,未完成工程更多,但由于天气因素,更由于商业银行惜贷,绝大多数项目都不能启动。预计春节前后,将有不少项目进入材料储备期,此时出台货币信贷宽松政策非常重要。积极措施要早一点、快一点,要给足市场信心。

    在出台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盲目降息不可取,连续降息空间也很有限。要多考虑货币政策创新,通过金融创新,释放低成本资金,制造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

    近期,美元“远反转”趋势已经显现,美元走强,不仅将压制绝大多数非美货币,对人民币汇率也会形成压制。为了保增长,我们必须适度容忍人民币汇率下行,给出口企业减轻汇率压力。但经济新常态下的人民币汇率如何体现定力,宏观调控的主思路如何从防范人民币汇率一味地升值转向为防止人民币汇率急跌、暴跌,将成为汇率管控的要点、难点。

    PPI连续下行,使我们必须正视经济运行中的诸多负面因素,但我们不能夸大这些负面因素,更不能被负面因素左右。当前很多国家和地区货币汇率对美元出现急跌、暴跌,背后都有经济低迷甚至严重低迷的阴影。这些国家经济低迷,加上货币汇率管制完全自由,被国际炒家盯住,如同苍蝇看到了有缝的鸡蛋,一味地做空。人民币汇率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虽然人民币汇率目前没有自由浮动,国际炒家一时半会找不到攻击点,但如果中国经济严重下滑,迟早会受到国际炒家的阻击,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向下波动将严重打击中国企业信心,包括投资者信心,对保增长极其不利。

    最近,很多国际知名投资咨询机构都在“赌”2015年中国经济继续下滑,并相继发布所谓人民币汇率将出现趋势拐点的报告。此点,既要引起注意,也不要被其左右。我以为,当前全球通缩的大背景,对中国经济有利有弊,利大于弊,同样是PPI连续严重下滑,各国处境可能大不同。对欧元区和日本来说,PPI一再地下滑,就是实质性通缩;对俄罗斯这样的能源出口大国来说,PPI下滑,意味着财政收入减半,货币贬值接近50%,但对中国来说,PPI下滑既有经济低迷因素,也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因素,到目前为止,利弊比重已经颠倒,这也是很多中字头国企股票近期大涨的原因之一。必须看到,中国与众不同,它不仅是制造业大国,也是原材料尤其是能源进口大国,本轮PPI连续下行,尤其是12月急跌,主要原因是能源价格下跌、暴跌,大宗商品价格萎靡不振,这一点,既反映了全球经济总体复苏艰难,同时也说明,全球经济大格局在进行调整、洗牌。短线看,它将降低不少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国家进口所付外汇大幅减少,外汇盈余相应大幅度增加,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呈现稳定。中长期看,各国经济同时下行,但幅度不一样,中国相对优势越发明显,人民币存在上位可能性,这一点需要把握。

    今天环绕在全球经济上空的通缩阴云,主要由制造业萎靡所导致的需求预期减少引发,对此,很多国家疲于应对,片面地依靠量化宽松,选择大幅度地全面刺激通胀。这种做法是赶走了狼群,又招来了饿虎,很可能顾此失彼。中国同样存在通缩压力,但中国与众不同,一是货币环境仍然偏紧,既有降息空间,更有大幅度连续降准空间,适度通缩刚好舒适;二是中国的虚拟金融市场仍然处于底部,蓄水池长期干涸,不仅可以承接极大的流动性,而且能够经受适度刺激。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担心通胀,担心高房价,不敢放松货币信贷,结果导致绝大多数实体经济包括虚拟金融市场饥渴严重。如今出现适度通缩的大环境,给了我们难得的市场机遇,宏观调控思路应该改变,及时抓住“输入性通缩”所出现的有利之机,放手刺激经济,压制市场利率,充分利用虚拟金融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通胀率稳定。

    必须看到,很多国家在治理实质性通缩趋势显现问题上回旋余地已经很小,因为他们的货币环境已经非常宽松,虚拟金融市场泡沫严重,再放松,就是刺激泡沫,就会导致泡沫破裂。而中国情况不同,主要是政策调整空间很大,虽然房地产泡沫普遍存在,但已经调整了一年多,主要矛盾开始转向,我们的顾忌不是房价太高,而是房市太低迷,稍微刺激一次,不会形成灾难。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股市仍然处于全世界股票市场的底部区域,货币政策再宽松一点,让股市承担蓄水池作用,可以使整体流动性稍显过剩,而资产泡沫不会无序膨胀,更不会一下子接近泡沫破灭的水平;更难得的机会是人民币可以借助全球通缩的大环境,跟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快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PPI大幅下滑,对中国来说,未必全是坏事,要变坏事为好事。要通过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对全世界宣示,中国经济将再度以保增长为宏观经济调控的要点。经济新常态,绝不是低增长的代名词,相反,未来的中国经济一定能实现强劲、均衡、可持续增长,人民币汇率也将因此而获得均衡稳定。

    (作者为独立经济学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张敬伟:抗通缩,中日欧各有其道

    下一篇

    A股期权时代将至保险、养老资产待盘活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