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跌宕,但多数市场人士仍旧相信2015年的银行股将有不俗表现。各路资金更是重金“守护”银行股,QFII、险资、基金不惜一掷千金,期盼蓝筹“大牛市”的来临。数据显示,两市融资余额继续扩张,规模前十的个股中就有4只银行股,包括兴业、浦发、民生、招商等。
券商分析人士指出,利率市场化、息差收窄等负面冲击已基本“到位”,而金融混业化趋势加快、MSCIA股指数纳入MSCI全球指数、放松存贷比、降准等一系列利好为银行股后续上涨打开空间。更有机构人士直言:“错过了非银行股,就别再错过银行股”,“估值低+业绩稳”的A股银行板块仍处于买入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2015年新股发行的提速,资金或有所分流,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银行板块的震荡。另外,上市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犹在,也将对银行股造成负面影响。
银行股估值“盛宴”继续
尽管银行业绩基本面并无太大惊喜,但是政策利好却频频传出。就在2014年末,银行股迎来一个“大红包”。央行发文将原属于同业存款项下的存款纳入各项存款范围,其中包括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证券类及交易结算类存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等,准备金率暂定为零。
海通证券分析人士认为,同业存放纳入存款而准备金率为0将会造成一定的监管套利,由于将SPV存放纳入了存款统计的范畴,银行放贷约束减弱。长期对利润的影响方面,根据2014年中报披露的各上市银行企业定期存款的情况以及各收益率、成本率的情况,推测每10%的企业定期存款转为同业存款,16家银行可以在资产端释放2.08万亿资金,在零准备金率下将会增厚1%的盈利。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2015年,在存贷比放松、不良贷款核销力度加大、降准预期等方面,银行股仍有“红包”值得期待。中金公司在“2015宏观策略媒体会”上就明确表示,目前阻碍中国宏观政策发挥逆周期操作功能的因素正在逐步消解,2015年货币政策将向逆周期操作的功能回归,预期2015年央行全面降准4次并降息2次,货币条件较2014年加快放松。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系列的利好无疑为A股银行股估值修复换得了空间,银行股“大牛市”绝非“一步之遥”,仍有继续上涨的空间。申银万国人士认为,目前内地银行股PB(市净率)仅1倍,而全球银行股PB均值为1.7倍,其中亚太发达地区及北美地区的PB分别为1.4倍与1.5倍,预计未来A股银行板块估值有望向国际看齐,且至少存在50%的上涨空间,“板块估值修复至PB1.1至1.2倍以上,是内银股未来一年必然的价值盛宴”。
华泰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罗毅指出,银行业是罕有的所有个股均处于PB与PE双低状态的A股板块——银行股市净率平均1.3倍左右(最高的不超过1.6倍),市盈率平均7倍左右(最高的不超过9倍)。罗毅说:“银行股目前的估值比起很多‘飞天族’来远远不如,与上市银行平均20%的ROE也远不相符。而且,在我国4000多家银行中,A股上市银行仅有16家,每一家上市银行均是行业中的领跑者,代表了我国银行业最优质的资产。”
机构“扫货”不手软
银行股的抢眼表现让机构资金再也按奈不住。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12月31日,16家上市银行融资余额合计为873.79亿元,其中去年第四季度的净买入额合计达477亿元。按照去年四季度的61个交易日计算,日均净买入额高达7.82亿元;在最为惊艳的去年12月份,银行股的合计净买入额高达311亿元,单个交易日的日均净买入额为13.5亿元。
与此同时,QFII也携手私募资金在2014年的最后3个交易日,毫不遮掩地大肆“扫货”。2014年12月29日至31日,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俗称QFII“大本营”)和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方资财(私募大本营)对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进行集中“扫货”,期间共出现了24笔交易,累计耗资约21亿元。
2014年下半年的银行股让不少险资和基金赚得“盆盈钵满”,也更坚定了2015年继续持有的信心。泰达宏利基金经理吴华直言,经历了2014年下半年的上涨,蓝筹股整体进入相对修复阶段,其中银行股的估值仍然较低,其估值的绝对修复还只走完一半。
罗毅认为,中国股市吸引力提升,银行股作为“高大上”的投资标的将持续吸引增量资金,银行业长期低估值的砝码已经移除,较低估值给行业提供逆袭增长空间。“错过券商,就不要继续踏空银行,强推第二波行情。”
野村国际(香港)中国股票研究部主管刘鸣镝也持同样观点。她认为,目前A股整体估值还是偏低,对于海外投资者极具吸引力。“海外投资者的投资习惯仍旧是关注银行股等蓝筹股。”
银行股今年仍有“好戏”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金融改革加速,2015年的银行股仍有看头。诸如信贷资产证券化提速、地方版AMC扩容、国企改革推进等春风渐近,可以预见银行业的改革转型将加速,市场化的活力将得到更充分的释放。
平安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金融分析师励雅敏认为,2015年银行股资金面及题材催化仍有看点,包括金融混业化趋势加快、员工持股计划放行、MSCIA股指数纳入MSCI全球指数等。
与此同时,2015年银行业优先股的加速发行也为银行解决了资本补充的后顾之忧,为银行股走强破开了“枷锁”。截至2014年12月16日,16家上市银行中已有11家先后宣布发行优先股,累计金额达到4700亿元。由于优先股股息率远低于ROE,因此将助推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
中金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银行业分析师毛军华认为,对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明显满足监管要求而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优先股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按照监管规定,优先股最多不能超过风险加权资产的1个百分点,因此在用足额度之后,银行还必须要借助普通股来补充资本金。最关键的,还是银行转变经营模式,加快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但是预计2015年优先股的发行主体主要是中小型银行,整体规模将略有减少。
更为重要的是,市场各方此前十分担忧的利率市场化冲击、息差水平收窄等问题,似乎也隐约见到“曙光”。国信证券分析人士认为,存款利率市场化冲击已基本到位。实际上,在20%的上浮限制之内,银行的自主定价空间已经比较充分,全国超过6成的存款已经实现了市场化定价。“利率市场化进程已悄然接近彼岸,大大早于市场预期,这为银行板块的价值回归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