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甘肃旅游“破局策”:规划20个大景区建多元投融资机制

    2014-12-30 00:52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毕华章 发自兰州    

    每经记者 毕华章 发自兰州

    近日,甘肃省提出,到2020年全省要建成20个大景区,年接待游客数达到3.6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500亿元。并使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5%,让旅游业真正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然而,去年甘肃仅实现旅游收入620亿元,今年预计将增加25%至775亿元左右,要达到2500亿元的目标,意味在接下来的6年内扩容3倍。甘肃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组建大景区管委会

    《意见》提出,到2017年,甘肃省初步建成百里黄河风情线-锦绣丝路园、敦煌莫高窟-月牙泉等8个大景区;到2020年,建成大云寺-王母宫、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12个大景区。

    “甘肃是一个狭长的区域,不能像其他省份那样组织环线游,只能发散性地向周边辐射。”兰州大学管理学院资源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郭晓东教授称,大景区的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短板。

    甘肃省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金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甘肃旅游业存在游客参与性项目少、景区规模不大、游客承载力有限的问题,大景区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和突出的品牌效应,解决了甘肃旅游小、散、弱的格局和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也可解决“旅长游短”的问题。

    针对体制机制不畅的“顽疾”,甘肃省旅游业将组建大景区管委会。按照《意见》,甘肃将以规划的20个大景区为重点,各市州在现有管理机构的基础上,组建景区管委会,对景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科学管理。

    拟引入战略投资商和社会资金

    台子搭好后,谁来“唱戏”?

    记者从甘肃省旅游局获悉,目前该省规模较大的282家景区 (多数是A级景区)中,215家属于政府和部门管理,占比逾四分之三。这些景区属财政供养的事业单位,难以成为市场主体,客观上不具备市场化运营的动力,主观上亦无做大做强景区和旅游产业的积极性。景区建设也缺乏旅游投融资实体。

    对此,《意见》提出,要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除发挥现有投融资功能外,也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商和企业集团,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形成多元开发旅游景区的发展格局。

    不过,由于各景区普遍存在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体制,大多数投资商望而却步,目前甘肃省还没有一处由外来企业进行整体包装开发的景区。金蓉认为:“相关部门应降低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产业的门槛,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应当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以便吸引大宗社会资本。”

    推进敦煌旅游综改试验区

    甘肃旅游全盘部署之际,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排头兵”敦煌成为首个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敦煌于2013年被列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今年又被列为甘肃省智慧旅游城市和智慧旅游景区建设试点城市。

    作为甘肃省首个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敦煌将享受到一系列政策支持。比如《意见》提出,要支持敦煌开展低空飞行等特许旅游经营项目。“敦煌具有开发低空跳伞、低空摄影等项目的天气和地域条件,这极大地拓展了游客的参与性。”金蓉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甘肃旅游业囧状:资源富集度全国前五 收入排名倒数

    下一篇

    麦克韦尔业绩远低于承诺 亿纬锂能剥离电子烟业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