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卢曦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卢曦 发自上海
“交3万元诚意金抵扣10万元购房款”、“先交5万元总房价打95折”……在琳琅满目的房产电商网站上,常常能看到这些诱人的宣传语。
然而,这样的“震撼特惠”究竟能给购房者带来多大的实惠?
近日,记者了解到,杭州赵小姐就曾遭遇找开发商退买房款,却被电商拖延退款的事。
对房产电商平台的看法,业内专业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房产电商的高度竞争,确实起到了让信息更透明的效果,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手握定价权的开发商早在没有电商的时代已经玩惯了 “价格游戏”,如今房产电商的出现只是让“价格游戏”多了一种玩法而已。对于购房者来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让利并不足以影响购房决策。
退款遭遇电商拖延
杭州的赵小姐近期通过某电商平台缴纳了3万元诚意金,打算购入杭州钱江新城附近的一套新房。在交易过程中,她发现合约存在问题,与开发商协商之后,双方同意解约。
然而,开发商虽然承认合约存在瑕疵,同意全额退还首付款,通过电商平台收走的3万元却有了争议。赵小姐多方奔走,甚至采取法律手段,这家有名的电商却一直拖到一个半月之后才最终退款。
赵小姐表示,她在缴纳诚意金的时候,将电商和开发商视为一体,没想到出了问题,与电商之间还起了争议。
“很多生意都是走在规则前面的。”世邦魏理仕环球研究部资深董事谢晨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房地产行业,长期以来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卖房者利用购房者的信息不对称,玩弄各种“猫腻”,如今随着电商平台爆发式增长,再加上社交平台的兴起,信息逐渐透明化,购房者“雾里看花”的情况逐渐得到改变。
谢晨认为,电商并不是一种新的生意模式,无非是更多的客户,更多的供应商,成交金额更大而已。房地产电商与其他产品电商的不同在于,产品总价非常高,不可能出现大幅折扣。因而,房地产电商不会带来新增的需求,仅是一个推广、营销的平台。
不适合销售高端楼盘
今年下半年,万科在苏州的一个楼盘展开了 “众筹买房”活动,拿出一套房源,以众筹的方式拍卖,只要缴纳最低1000元就可以参加活动。如果竞拍不成功,可以拿回本金和较高的利率回报。
业内对此分析称,这一活动只涉及一套住房,对销售意义不大,但“众筹买房”、“高年化收益率”等关键词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营销之意明显。
在开发商眼里,房产电商更多的是一种营销工具,帮助楼盘扩大影响力。因而开发商最希望的是电商平台多做活动,闹出更大的动静,而不是给购房者让利。
实际上,许多购房者发现,从电商平台拿到的折扣,在售楼处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争取到,有时甚至比电商的价格更优惠。
此外,电商涉及房源以刚需盘为主,高端楼盘对电商仍持观望态度。
一家港资房企的销售经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们开发的产品定位在中高端收入群体,他们与电商平台有过一些接触,但最终认为并不适合与电商开展销售合作。“我们面对的高端客群都是有房子的人,他们很多都有不止一次的购房经历,也就不会仅仅因为电商平台的优惠就决定买房。另外,我们的目标客户对想买的房子研究得很细,而电商平台提供的信息过于简单,满足不了其对房屋信息的需求。”该销售经理说,对于找上门来寻求合作的电商平台,他们也不会拒绝,仍将其视为一种媒体渠道,也会将楼盘信息、广告在平台上发布。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