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融资时的小米公司,2013年净利润达34.6亿元;而国内投资入股美的集团的小米,2013年净利润则为3.47亿元。
海外融资时的小米公司,2013年净利润达34.6亿元;而国内投资入股美的集团的小米,2013年净利润则为3.47亿元。这引来众多猜测,若是同一个小米,其盈利数据似乎矛盾太大,两者几乎相差10倍。
证券时报记者查询众多小米的注册资料后,梳理出最合乎逻辑的解释是,海外融资的小米和国内投资的小米,是互有关联但不同的两家公司。能产生高利润的小米,则是被放在海外的公司中。
小米科技与小米通讯
2013年8月一则对外公布的融资信息显示,小米的估值已达到100亿美元。一年之后有媒体报道称,这一数字翻了两番,已达400亿美元。
而据入股美的时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的营收为265.83亿元,营业利润约为4.86亿元,净利润约为3.47亿元。
以这个利润规模和利润率来看,小米科技实在无法担得起百亿美元的估值。毫无疑问,如果小米科技的净利润只有3.47亿元,给予上百亿美元的估值,这是一个相当高的估值水平。同时,小米科技的负债率奇高,截至2013年12月31日,小米科技总资产约为64.52亿元,总负债60.57亿元,负债率高达93.88%。
然而,《华尔街日报》近期翻出一笔旧账,从小米的海外融资文书当中找到其2013年净利润达到34.6亿元,同比增长了84%,营收则为270亿元。融资文书同时显示,小米估计2014年净利润将同比增长75%,即能够达到60亿元。
上述盈利数据一经曝光,再与小米科技此番披露的3.47亿元净利润相比较,不禁令人怀疑是否是小数点提前了一位,抑或是《华尔街日报》看错了小数点位置。也有人认为,小米到海外融资,盈利越多吸引力越大,所以利润会做得比较高。但随意更改财务数据,对这样一个大公司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从两个小米的销售收入来看,目前尚未发现有比270亿营收的上述公司更大的经营平台。记者从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2014年9月9日,北京市工商总局海淀分局曾经处罚小米科技,原因是广告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由此看来该公司应是小米手机等产品的主要平台。
与美的的公告相对应,注册资料显示,小米科技并没有机构投资者。小米科技成立时注册资本只有100万元,2010年5月12日进行第一次股东变更,变更前雷军占90万元,黎万强占10万元,变更后,增加了一位自然人股东洪锋。
2010年7月28日,小米科技股东再次变更,注册资本提高到2637.5万元;2011年5月24日再次变更,出资额变更为2691.5898万元,又增加了一位叫刘德的自然人股东。到2013年6月4日,注册资本增加到5000万元。
如果小米的历次融资是在小米科技这个平台进行,那么历经多次增资稀释,雷军还能占到将近78%的股权,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雷军特别强势,或者存在大规模代持股份,但代持股份在国内外都是不允许的。
事实上,就在小米科技成立不久,2010年8月25日,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也成立了,巧合的是两家公司住所都在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68号华润五彩城购物中心二期,不过小米科技在13层,小米通讯在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