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卢布、油价都将奔向63,这是俄罗斯最近流行的一个冷笑话,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冷笑话这么快变成了现实,而且来得这么疯狂。
链接
半夜加息引发的“血案”
俄罗斯央行强悍加息,这样的情形让人想起了1992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三”。当时,英国央行一天之内连续两次加息,从10%到12%又到15%,试图保卫英镑兑德国马克的目标汇率。
而以索罗斯为代表的一群国际炒家注意到英国不可能一直维持这样高的利率,于是大举做空英镑。投资者认为,当英国经济长期不景气,正陷于重重困难的情况下,英国不可能维持高利率的政策,要想刺激本国经济发展,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但假如德国的利率不下调,英国单方面下调利率,将会削弱英镑,迫使英国退出欧洲汇率体系。随后,英国宣布无力维持英镑的汇率下限,并退出欧洲汇率体系,允许汇率自由浮动,索罗斯因此从中获利10余亿美元。
1998:慌乱的俄罗斯
19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下大量外资撤离俄罗斯市场。1997年10月28日至11月10日,俄罗斯股市大跌30%,殃及债券和外汇市场;第二阶段发生在1998年5月至6月,当时俄罗斯内债和外债余额高达2000亿美元,同时国会又修法改变了外资持有俄罗斯公司股份的比例,加剧了国际资本外流。俄罗斯国债收益率狂飙至80%,卢布大幅贬值,金融资产无人问津;第三阶段源于俄罗斯政府试图稳定金融市场的干预措施,将卢布兑美元汇率主动贬值50%、到期外债延期90天偿还、短期国债展期为3年期国债。投资者信心因此彻底丧失,股市、债市、汇市集体暴跌,引发银行挤兑和居民抢购,1998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萎缩2.5%,工业生产下降3%。(吴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