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业务正向着“去通道化”的直接投资迈进,以回归“代客理财、买者自负”本质。
产品将加速净值化
除了“去通道化”以实现直接投资外,《办法》另一力推的目标则是促进银行理财进入“买者自负”转型快车道。一位国有银行理财部门员工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早在今年10月,银监会以召集银行业相关人士讨论《办法》的出台,监管部门希望通过加大银行发行预期收益率型产品的成本,推动理财产品向净值型转型,进而使银行理财回归“代客理财、买者自负”的本质。
其中,《办法》要求,预期收益率型产品及结构性产品投资的非标资产需计提资本和拨备,但提供预期收益的项目融资类产品、净值化产品投资非标项目则无需如此。
预期收益率型产品投资的“非标”除了要回表核算外,《办法》还规定,其管理费收入的50%应计提风险准备金,而净值型产品只需从管理费中拿出10%的资金计提风险准备金。
正如银监会下发的《办法》征求意见函中所示,目前,银行理财业务最大的问题在于预期收益率产品仍是理财产品的主流,客户认为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即客户所得实际收益,银行具有“隐性担保”职责,应该“刚性兑付”;而银行认为按照协议约定,产品投资风险应该“买者自负”。双方都认为自己不是风险的承担者,一旦风险真正发生,可能会影响银行的声誉和正常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