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杠杆凶猛 两融撬起券商疯牛行情

    中国证券报 2014-12-03 07:37

     

    即便是最乐观的卖方分析师,一年前恐怕也未预料到当下如此凶猛的杠杆热情。

    12月2日,上证指数盘中一度冲高到2777.37点,创近40个月以来新高。融资融券余额一路高歌猛进,从7000亿升级到8000亿仅用了19个交易日。伴随央行降息,一些激进的投资者通过在银行抵押房产套取资金再开通两融业务,采用杠杆叠加的方式入市,券商做多两融业务的热情也持续高涨,并带动券商股疯牛行情。

    一些分析师预测,今年年底两融规模突破万亿元是大概率事件,明年则有望达到1.2万亿—1.5万亿元左右。然而,构建在杠杆之上的市场风险显而易见,一旦风向转变融资资金蜂拥而出可能带来断崖式行情,叠加杠杆的投资者可能会面临很大损失。

    银行套钱再加杠杆入市

    “身边的朋友几乎都加了杠杆,其中不乏把房屋抵押给银行套取资金的。”某投资大户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他出于谨慎考虑一直没有开通两融业务,使得这轮投资业绩被其他激进的朋友甩在了身后。华南地区某上市银行从业人员透露,伴随央行降息,近期到银行抵押房产做贷款的客户明显增多,的确有一些资金曲线进入股市。目前,该行的消费贷款按照房屋评估价值的7折来发放,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一般上浮40%,按照一年期以下贷款计算,则贷款年利率为7.84%,比两融业务的成本要低。

    “目前两融业务的利率一般在8.6%”,有券商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从银行套取资金的确成本较低,但杠杆倍数受限,于是一些激进的客户会采取杠杆叠加方式,把贷款资金转移到股市后再开通两融业务。另一家券商营业部投顾表示,为了推动客户做两融业务,他们不仅将业务门槛降低至5万元,还对APP进行了升级,客户不再需要到营业部现场办理开通,通过手机即可操作完成。此外,公司还加强考核让他们积极推动客户开通包括两融在内的各项新业务。

    在加杠杆的狂热下,两融规模突飞猛进。数据显示,今年4月10日融资融券余额首度突破4000亿元,4月29日又回落到3900多亿元,直到6月17日再度突破4000亿元。过了46个交易日,融资融券余额突破5000亿元关口,从5000亿元到6000亿元、6000亿元到7000亿元都只用了22个交易日。从7000亿元到8000亿元则缩短到19个交易日。

    翻阅各大券商此前的一些证券行业投资策略报告,就会发现即便是明星分析师,对于券商两融业务的发展速度预估也过于保守。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多家券商分析师给出的2014年度两融业务规模在5000亿元左右。甚至有大券商在2013年上半年认为要达到5000亿元需要三到五年时间。如某明星分析师自称是“最乐观的卖方”,去年做出的预计是2014年融资融券余额有望达到约4600亿元,预计2015年规模可突破6000亿元。

    两融余额月内或破万亿

    从理论上说,两融规模到底可以做到多大?

    一些分析师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这是近期他们调研过程中反复测算过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市场上并不统一。华南一家证券公司两融业务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市场上多按照市值占比来测算。按国际市场两融余额占总市值2%到4%测算,假设未来5年我国证券总市值以12%的速度增长(过去10年18%),则3%对应1.6万亿元,4%对应2.1万亿元。另外从券商角度来测算,如果按照截至9月末行业净资产8500亿元、杠杆5倍计算,在其他业务都不做的情况下,则极限值是4.25万亿元,不过这种测算只是理论层面上的。

    “资金都用于两融业务是不可能的。”某上市券商非银分析师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证券公司的杠杆率平均不到3倍,虽然一些券商在向两融业务大幅度倾斜,但自营、资管、直投等业务都需要钱。此外,证券行业的杠杆提升到5倍至少需要两到三年时间,乐观来看未来三年左右两融规模达到2—3万亿元问题不大,明年则预计能达到1.5万亿元。

    “预计今年年底到1万亿元问题不大”,另一家上市券商研究所副所长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业内通常按照市值占比来进行测算,所以两融规模的前提取决于A股市值情况。他认为难以测算未来两到三年的两融规模,目前的一些测算建立在A股市场持续走牛的前提上。

    即便市值占比,也有不同参照体系。有分析师认为,从国际市场看,业务发展到成熟阶段时,融资融券业务余额规模占总市值的2%—3%左右,如美国两融规模稳定在市值水平的2%,但国内的投资者结构是以散户为主,台湾地区的经验表明,牛市时期两融业务可以达到市场规模的3%至5.5%。因此预计在该业务发展的高速成长期,两融规模占市值比可达5%。

    不管测算结果如何,业内都对两融业务未来的发展空间一致看好。首先,参与这一业务的投资者数量会越来越多;其次,券商的融资渠道将有望进一步拓宽,杠杆上限会进一步提升;再次,融资融券标的有望继续向中小板、创业板扩容。此外,随着降息周期开启将降低券商提升杠杆的成本,短期内券商资本中介业务的利差有望扩大。正是在这种逻辑下,券商股迎来行情大爆发。证券板块自11月以来出现连续上攻,12月2日均涨幅更是高达9.13%名列第一。

    杠杆潮涌风险凶猛

    在经纪业务受到互联网证券、“一码通”等不断冲击的情况下,融资融券业务被视为拯救传统经纪业务的“神器”。经纪业务排名靠前的国信证券数据显示,该公司客户信用交易的平均佣金费率高于非信用交易,信用交易如融资融券和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等的发展,使公司平均佣金费率水平基本保持稳定。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1至6月,信用账户的股票基金交易金额分别占公司股票基金总交易金额的1.56%、5.01%、14.48%和20.28%。

    中证协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13年和2014年1至6月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1.59%和17.56%,已成为证券公司重要收入来源之一,贡献度在2013年已超过投行等传统业务。从券商披露的2014年半年报、2014年三季报数据来看,融资融券等资本中介业务的快速增长,成为上市券商业绩爆发的助推神器。

    这种格局下,两融业务竞争日益激烈,为解决资金瓶颈问题,一些券商抓住时机在资本市场上大规模圈钱,通过IPO、定向增发、H股上市等多种方式补充资本。如华泰证券近期抛出的方案表明公司拟通过港股IPO、短期公司债、次级债、受益凭证以及融出资金资产证券化等五种途径进行融资。有分析人士指出,该公司若全部按上限完成,则至少将为公司提供千亿元级别新增资金。截至10月末,华泰证券两融余额已达393亿元,在19家上市券商中增速排名第一。

    “总体而言,两融业务券商所面临的风险相对较低”,前述上市券商分析师表示,这一业务对投资者来说要求较高。她认为一旦市场风向转变,可能出现融资资金的大规模杀跌,对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一些在银行抵押房产套取贷款资金再转入股市开通两融业务的投资者而言,风险无疑将放大数倍,如果操作不慎将损失惨重。还有业内人士认为,两融业务对券商的内控管理、IT系统都提出了要求,如果盲目扩大规模,有可能导致券商的流动性风险及业务操作风险。

    上一篇

    文化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继续实施

    下一篇

    新土改启幕 三箭齐发释放巨大红利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