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谈股论基:再论成长股投资

    2014-12-03 00:52

    成长股的巨大分化成为2014年A股最重要的市场特征之一。过去几年风光无限的成长股代表性板块,如消费电子、油气装备、园林装修等均表现不尽人意,而互联网金融、医疗信息化、信息安全等行业个股则迎来巨大涨幅。用现今流行的一句话总结,便是“只需要研究风,而不用研究猪”。

    对于上述现象,笔者认为,“风”固然是板块分化的重要因素,但这也预示着A股新一轮成长股投资模式的悄然转变。过去几年的成长股投资,只要是利润复合增速超过40%的白马股,基本上任何时候买入都是可以盈利的。但过分看重利润表,导致投资者对企业订单、利润波动等内幕信息的过分关注,反而对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财务报表的稳健性以及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关注较少。客观上说,这种只看BottomLine(结果)的成长股投资模式过于单一,也更容易造成一旦盈利增速下降,股价便开始大幅下跌的现象。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产业结构转型,2014年的A股相较以往,成长股的投资不再局限于利润增速,而是更关注行业的竞争格局、企业的盈利质量、市值空间以及未来的可持续性。因此,我们看到在二级市场上,同行业上市公司的估值差距越来越明显。未来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伴随BAT(百度、阿里、腾讯)大平台的产业格局逐步清晰,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的步伐将越来越快。在2014年的二级市场,我们已经看到许多当下盈利一般,但却占据着细分产业巨大入口价值的上市公司市值被重估,类似这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产业演进模式的投资方式将会成为未来成长股投资的新模式。

    诚然,大风吹过时,难免鱼龙混杂。但是当投资者不再唯利润马首是瞻,不再只看BottomLine,而是能从产业、市值、盈利持续性等多维度去理解和研究公司时,又何尝不是A股成长股投资的一种进步呢! (陈皓)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分级股基再现涨停潮 B类风险积聚A类价值低估

    下一篇

    资产证券化新规亮相 基金子公司产品火线登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