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新财富第1名等行家教你把控农业股投资风险

    2014-12-01 00:59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昊 李琴    

    每经记者 张昊 李琴

    2014年11月28日,第十二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揭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有幸邀请到了今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农林牧渔第一名——中信证券农业首席分析师施亮,与投资者分享其对农业股投资风险的深度理解。同时记者也与来自私募圈的深圳太和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徐爽博士以及行业内人士共同探讨了他们所理解的农业股投资风险。通过对三方专业研究机构观点的归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试图从更全面、更系统的角度解读这一现象,以求进一步为投资者揭示农业股投资的真谛!

    新财富第1名:四维度把控风险

    对于农业股的投资,施亮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投资者可以通过研究公司的实质风险和表观风险,从四个维度把控公司的情况,尽量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施亮认为,农业股的分析首先应该警惕的是超出常识的风险,即公司的经营、业绩超出常识,一定是有重大风险的。獐子岛就属于这种情况,一两年业绩水平比别人都高,目前A股还有一批这样的公司,风险迟早要释放。

    第二个方面是企业治理的风险,如ST景谷。这类风险多数集中于国有企业,主导产业或公司的人不负责,公司运营中权责利不对称,导致公司业绩很烂。

    第三个方面应该落到产业自身,也就是周期风险,必须要承认所有的周期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第四个方面是投资者预期差风险。该风险来源于行业处于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投资者形成的一种估值差。

    “总的来说,第一、第二点是实质性风险,投资者经过研究是可以避免的,但需要一定的研究水平;第三、第四点是表观风险,表观风险是投资者应该接受的,因为这种市场情绪与产业周期是不可避免的,参与到这股市当中就要承担这样的风险。”施亮如是总结自己的投资思路。

    那么农业股中的畜禽行业是否会存在超常识风险呢?施亮认为“不会”,因为畜禽行业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上市公司需要披露的,一是饵料系数,即一斤肉需要多少斤饲料来喂;二是畜禽价格;三是一头基础母猪生多少活猪的数量。依据这些透明数据,在量比上就不会犯常识性错误。如果上市公司虚假披露则不属于研究范畴。

    一系列的“黑天鹅”事件是否会影响农业股的整体估值呢?

    施亮认为,尽管农业股这些年出的事不少,但投资者不会因这些风险降低整个行业的估值。原因主要是,相较很多夕阳行业,农业属于政策扶持性行业,比如土地流转政策,以后农业将逐步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资本化,农业产业工业化趋势不可阻挡,这过程中会产生一批好公司,所以,从整体上不会对行业估值产生大的影响。但像獐子岛此类事件的爆发,也会在一定时间内带动板块阶段性回调。

    对于专业机构在农业股投资中也难免中招的情况,施亮解释为:“我懂产业的方向、价格,但是我无法进行尽职调查。比如獐子岛,我无法掌握它具体投苗、生长的情况,这中间存在信息黑箱,上市公司没有义务向你披露,专业投资者在有限的信息下也无法把控。”

    另一位金牌农业分析师也补充称:“农业股与其他股票的最大区别在于生产的开放性,即增加了自然灾害这类风险,投资者需及时注意。”

    私募:“三招”防风险

    农业股的业绩变脸甚至造假,给众多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那么,私募又对农业股的高风险有何防范措施呢?

    对此,曾先后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安信证券从事研究工作的徐爽认为,历史上多家农业股的变脸、造假并非偶然,这与农业公司的行业特征有关。

    “上市公司业绩变脸或造假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现象在农业板块表现比较明显,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严重的信息非对称性,农业上市公司往往具有比外部投资者更多的内部信息。农业生产过程具有隐蔽性和难以观测性的特点,外部很难直接观测到农业的生产过程、生产环节、风险事件和产品质量。这种信息非对称性导致了上市公司经理层的道德风险,通过各种隐蔽手法虚增收益。这种做法违背了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容于现代商业伦理和信托精神,从长远看,也必然损害了上市公司自身的利益。”

    如何防范农业股的造假风险,徐爽认为有三个方法特别重要,“首先,机构要加强对农业上市公司的实地调研。由于农业生产的物理特征受制于天气和地理因素影响,只有到现场才能掌握其生产的实际情况。要深入到上市公司的实际生产环节,深入调研,掌握真实信息。”

    “其次,注意培养农业相关的专业分析研究人员。由于农业是一门实践学问,许多研究员纸上谈兵,对农业生产实际了解甚少。要特别注意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农业公司盈利及风险分析的质量和专业水平。”

    除了人才培养与实地调研外,徐爽还认为:“应注意财务指标的异常变化和突然变化。异常变化往往隐藏着重要信息,要特别关注。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来看。横向上,注意和同类公司比较,分析差异的来源。纵向上,注意和历史业绩比较,分析业绩的可持续性。”

    学术界:行业特性存造假屏障

    业绩风险或造假为何时常集中于农业股,行业内人士对此又如何看待?

    受访的多位业内专家及上市公司人士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原出业绩造假的系统成因,这是由造假动机到可操作性,再到造假违法的低成本等一系列综合因素所导致。

    在资本市场中,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要求较高,甚至部分投资者对于短期业绩释放追逐不停,然而农业的强周期性以及平均利润率低的行业特征,难以长期保持靓丽业绩。为了迎合资本市场,不少企业铤而走险,这就具备了造假动机。

    而在动机充分的同时,农业的行业特征还为企业造假提供了天然屏障。一方面是经营中交易对象多为农户,交易对象非常分散,少有大型的上下游公司,这让投资者难以核实公司的经营数据。而且,在与农户的交易中,农业公司大量采用现金交易,进一步加剧了成本、销售等一系列数据的蒙蔽性。

    另一方面,农业公司的存货很多几乎不可调查,上市公司在存货这一项目上就可大做文章。

    在虚增完业绩后,农业公司还能以自然灾害为借口,顺理成章的为公司业绩大幅下滑打掩护。这“一条龙”的操作是农业股造假频发的重要原因。

    “目前监管层方面的惩罚力度与造假的巨大收益相比还相当薄弱。”业内专家认为,“违法成本低,也是这些不法者大胆地欺骗广大投资者的重要原因,呼吁有关部分进一步加大对于造假公司的惩处力度,从法律的角度威慑这种不法行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农业股频现“黑天鹅” 多维度揭示风险成因

    下一篇

    五部委联合发文 金融资管监管办法明年起施行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