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新股会“无节操”发行

    证券日报 2014-11-26 08:34

     

    目前,注册制改革正成为当前牵动市场神经的热词。四日内,国务院和证监会三次提到注册制改革,而且措辞已经由“推进”改为“抓紧出台”和“抓紧提出”,注册制方案出台的步伐已经越来越快。专家表示,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新股会“无节操”发行。在监管与市场的有形与无形之手双重作用下,上市公司质量将得到更好的检验。

    “新股发行实行注册制,只是把上市的行政审批权力和责任,移交给了上市公司、保荐机构、中介机构和证券交易机构等市场主体,对上市的要求和标准并没有降低,因此,并不意味着实行注册制后更容易上市。”北京市中永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财经法律评论员刘兴成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去年,证监会主席肖钢曾指出,注册制不是简单的登记生效制,也不等于监管职责放松,证监会仍然要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

    而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沈朝辉的一份研究显示,美国的双重注册制审核中充满了实质审核,除了联邦层面外,美国各州的证券发行监管一百多年来普遍实行实质审核。而香港的注册制中,香港证监会履行的是形式审核,而港交所则进行市值审核,港交所依赖中介机构的文件和上市委员会把关。

    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二级市场对大量新股发行的恐惧之心由来已久,担心定价过高的新股会对市场产生抽血效应。但是,二级市场的资金本身就是流动的,若股票市场具备投资价值,场外资金自然会流入,反之流出。

    “市场对注册制造成‘抽血效应’的担忧是多余的,注册制不等于放开发行。市场上不会一下子就会涌现出大量的新股,因为即便是注册制下新股IPO也需要满足一定的监管要求和上市条件。”宋清辉说。

    刘兴成认为,只要上市公司的质量好,能真正吸引广大投资者,证券市场就不会缺钱,市场担忧新股发行“一拥而上”的“抽血效应”是杞人忧天。

    上一篇

    11月份券商佣金收入近百亿元 创年内新高

    下一篇

    八大国际投行预测中国将再次降息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