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从雇佣到合作:“个体户”基金经理将成新常态

    2014-11-26 00:59

    每经记者 徐皓 发自上海

    编 者 按

    随着互联网逐一改造着各个行业,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金融资本感受尤为深刻,不论是他们的研究方法和估值逻辑被改变,还是“余额宝”带来的基金产品电商化热潮,公募基金的方方面面都深受互联网的影响。未来,在互联网去平台化的冲击下,投研人员的个人品牌价值将逐渐提升,而重塑投资逻辑、完善估值方法成为基金经理调整投研思路的重点,基金公司也将运用大数据等新工具进行投资产品创新。

    当千万年薪也留不住“一姐”王茹远,当“一哥”王亚伟又要开募20亿新基金,这已不再是公募基金行业令人忧心的一个个“奔私”故事,而是一个行业进化进入新常态后的众生相。

    风起于青萍之末。在互联网浪潮席卷之下,个人的价值凸显,大平台的作用消减,投资管理行业中新的组织模式和合作方式已初露端倪。

    1

    资管个人品牌价值提升

    一个月的时间,原宝盈基金基金经理王茹远连发了两封言辞恳切的公开信。一封是在她告别宝盈基金之时,一封是她成立自己的私募基金之际,均引发媒体关注以及社交平台上高频转发,使其离职创立新公司广为人知。

    树“个人品牌”意识萌动

    王茹远成名于2013年在TMT(科技、媒体、通信)领域的投资,其所管理的基金获得当年混合型基金业绩第一。但今年下半年即传出王茹远将离职自创私募的传闻,有消息称宝盈基金欲以千万年薪挽留,被王拒绝。

    10月,宝盈基金正式公告王茹远离职。王茹远执意离开的原因,在其告别信中可窥一二,“公募以前拥有的平台优势和信息优势已经没有了,繁文缛节的流程都成了提升投资业绩的桎梏。”而随着她第二封公开信面世,其新公司也走进了大众视野。

    研究TMT行业出身的王茹远显然深谙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规律。她在信中侃侃而谈对投资的理解以及过往捕获的TMT领域投资成绩,并提及业内同行赠送的 “互联网女王”、“科技女王”、“基金一姐”等称号。一条微信平台上的转载,阅读量在一周内已突破3万次。

    过往基金经理“奔私”大多静悄悄,甚至刻意低调回避对公众曝光。能够成立自己的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大多是行业中的精英,他们在业内已深受认可,不愁客源。但未来随着“单干”的基金经理越来越多,其中一些或许会更愿意 “抛头露面”,并以意见领袖面貌出现,来争取更多的粉丝。

    在竞争激烈的卖方研究员群体中,更明显地出现了树立 “个人品牌”的意识。除了一年一度的外部评选,一些研究员或研究小组越来越广泛地运用自媒体推广其研究成果,寻求曝光,积聚人气。他们在微信平台上设立的公众号,更多是以其个人身份示人,而非其所在的研究所;或在类似“雪球”这类专业社交投资网站上实名注册。

    广发基金分管投资的副总经理朱平曾作出预言:粉丝经济学可能是一个趋势,未来研究员将走研究员工作室模式,完全有可能依托在“雪球”上,或者几个证券公司可以合用一个研究员。所有人都可以免费获得他们的报告,但是想进一步看更有价值的资料可能就要入会,交会费,或者佣金提成。

    资管个人价值提升

    个人品牌价值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在我们这个行业,即使没有互联网,信息一样漫天飞,传递一样很快,只是现在更快。实际上,资本市场的无效信息、干扰信息越来越多,我们每天都花很多时间处理无效信息。”深圳某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表示。

    有券商资管公司投资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样形容他每天收到的信息,“每天收到的邮件有几百封,标题都看不过来。如果是机构销售群发的报告,肯定是不会看的。如果有熟悉的研究员自己发的一些有针对性的报告会看一看。”他打开手机微信,上面有几十个不同的投资方面的“群组”,每个群组左上角的红色数字都意味着有几十条未读信息,“重要的信息都会点对点发微信”。

    单点联系的频繁,造就了个人之见的相互认可,研究和投资领域共同出现“英雄不问出处”的现象,并不因研究员或基金经理所处的平台,而更多是因为其个人能力而选择对方。

    “以往公募基金和券商的平台是有很大价值的。尤其是卖方机构的分析师,正因为他在大平台上,所以可以服务全市场的公募基金。因为规模效应,获取的资源和信息也更多,他本身的价值能够最大化。基金公司也有一个大的投研平台,大量的券商分析师为我服务,所以接触到的信息也最多,产生的研究质量也是最好的。”国泰基金权益投资总监范迪钊表示,“现在每个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之间、每个研究员和上市公司之间都可以建立非常直接和有效的沟通渠道,而不需要利用公司的平台。信息的传递甚至比公司之间的传递更加有效,完全是点对点的网络式的传播方式。”

    他认为,“互联网最大的特质就是去中心化、去平台化,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基金公司、券商的平台价值越来越小。随着研究员个人价值提升,原来我们看重有声誉的大券商,而现在更看重研究员本身,而非其出身。”

    “未来你可以发现,随着这个平台上参与的人员——研究员和基金经理的价值不断提升,人员的流动会越来越频繁,因为脱离了原来的平台他也一样可以把研究和投资做得非常好。”范迪钊预计。

    王茹远在其第二封信中也表示,“我们与市场上许多知名研究员都有多年的良好关系,知名分析师在乎的不仅是在佣金和新财富投票的支持,更认同我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反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以后我们会继续加大与券商和研究有深度的分析师的合作。”

    2

    组织、流程重构

    正是由于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渠道增长以及众包模式的成熟,“离开”的成本越来越低,知名基金经理们急不可待地想要摆脱桎梏,投入到“奔私”大潮中。

    未来基金经理更像“个体户”

    在通联数据CEO王政的预言中,未来基金经理可能更像 “个体户”,可以与多家基金公司合作,而并非其中某家公司的员工;也可能以公司的形式存在,但却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团队。客户是由基金经理来吸引,基金经理甚至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其他基金公司来承接产品。基金公司更多的是变成一个平台,提供如通道等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企业的边界定义越来越模糊。互联网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消灭了‘中介’,改变了组织的模式,很多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众包’的方式来完成一件事情,投资也可以先找客户,再发产品。”王政认为。

    事实上,这种从雇佣关系变为合作关系的现象在资产管理行业已经有所萌芽。在近年明星基金经理流失最为严重的华夏基金尤为明显。

    华夏基金多名离职的明星基金经理成立的私募基金,很多都与华夏基金子公司“华夏资本”合作,借用通道发行了私募产品。华夏基金原投资总监程海泳成立的私募基金“华夏财富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华夏资本的平台上发行过华夏资本对冲-财富1号、2号两只产品;华夏基金原投资副总监孙建冬设立的私募“北京鸿道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也在华夏资本发行过多只产品。

    组织、流程重构

    近年来一些基金公司开始的“事业部”制度的尝试,也是从内部进行改革,重构公司与投研人员的关系。事业部制度的引入,将基金行业运行了16年的“大而全”投研架构打散,重组为一个个事业部,一个明星基金经理带领三、五人的团队,自负盈亏,参与基金管理费的分成。

    2013年,招商基金首推“投资工作室”计划,成为第一家启动事业部改革的公司。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中小基金公司制度方面的创新之一是事业部制的考核管理制度。目前,前海开源、中欧、国金通用、九泰等基金公司均在试水事业部制改革。

    “事业部制实行后,各事业部将会被推向市场,公司的角色将会是给予各事业部原则上的指导、提供后台支持、保证业务合规性。”国金通用基金总经理尹庆军表示。

    事业部制改革不仅改变的是利益分配方式,对传统的投研体系和投资流程亦动了手术。

    “在传统投研体系下,研究员都是提供标准化的产品,但他们提供的东西基金经理不一定需要,研究和投资需求错配很严重。”上海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而在事业部制度下,助理和研究员就要为牵头的基金经理提供他所需要的一切信息。从原来的的一对多沟通,变为一对一沟通。”

    还有基金公司则试图通过产品创新来改变研究向投资转化的效率。富国基金新推出的一只名为研究精选的股票型基金,首次采用了给研究员权限直接选股的模式。基金经理负责大类资产配置和流动性管理,21位行业研究员负责个股精选,每位研究员最多推荐3只个股,并按超配、标配、低配赋以一定权重,构建组合。

    投资制度仍待完善

    对于公募基金比较传统的组织、流程,王茹远在离职的告别信中也谈及,“传统的调研方式、内部报告、答辩、入池、买卖约束等都不能适应新的变化,大家看到的结果可能是:越是流程严谨的大基金,投资业绩越赶不上趟。”

    不过,亦有相当部分的投研人员认同传统制度流程的必要性,而如何在效率和风控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业内思考得更多的问题。

    “站在投资人员自身的角度,当然希望限制越小越好,投资流程越简化、方便,我的反应速度也会越快。但是站在系统的角度,一定的投资流程和限制也是必要的。”深圳某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表示。

    国泰基金权益类投资总监范迪钊也有相似的态度,他认为,“公募基金的体制和传统的研究方式,是经过多年沉淀后形成的一个流程和制度,有其合理性,不应该被完全摈弃。从投资的角度来说,看重的是一个偏中长期的过程,不能因为一年两年风格的变化而随意更改制度。”

    范迪钊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投资不能完全以结果导向,因为金融业永远是二维判断标准——一方面是业绩,一方面是风险。不能因为风险没有暴露,就认为风险不存在,不能因为流程控制部分地影响业绩而一味地否定这个制度。

    他认为,我们所要做的是在一定的风险控制下如何完善投资制度,例如在具体选股操作中,在分析的方法上做一些调整,把只看静态业绩的权重降低一些,把看动态的未来行业发展空间的比重提高一些。因为商业模式发展不断变化,投资过程中确实也需要为适应新商业模式进行一些微调。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互联网冲击传统投资思维 基金提高行业关注度

    下一篇

    从雇佣到合作:“个体户”基金经理将成新常态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