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农:收入减速利润提速,将延续至四季度
大北农002385
研究机构:齐鲁证券分析师:谢刚,胡彦超撰写日期:2014-10-30
大北农公布三季报,三季度收入增长低于预期,利润增长符合预期。前三季度销售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18.4%,净利润4.4亿元,同比下滑1.9%,ROE为8.4%,EPS为0.27元。单三季度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21.3%,EPS为0.10元。
Q3收入增速回落至7%,低于Q1的38%和Q2的17%,原因在于行业景气延续低迷,公司去年基数高企。(1)下游养殖行业整体存栏处在低位,养殖微利,饲料行业景气继续低迷;(2)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去年Q3收入同比增长64%,今年在去年高基数压力下仍实现增长。
Q3净利润增长21%,好于Q1的-19%和Q2的+2%,原因在于毛利率提升,以及销售费用增幅回落。(1)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下跌,成本压力大幅回落,毛利率同比提升1.9pct至19.9%,(2)基数原因带来的人员费用增幅回落,销售费用增速从一季度的72%降至半年报的48%,三季度进一步降至32%,由于去年人员翻番后今年招聘较为谨慎,基数原因带来的销售费用增幅下降趋势在四季度将会继续。
三季度公司应收账款和现金流都有改善,收益质量提升。应收账款占比同比下降1.5pct至11.3%,Q3单季实现正经营现金流4.24亿,同比和环比均增长100%以上。
回顾前三季度业绩,我们成功预测到了毛利率提升和费用率下降的趋势,但却对下游生猪养殖这一强周期行业对饲料行业收入端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对此我们深感自身研究之不足,我们仍竭尽全力对Q4提出我们的展望。预计Q4收入端在去年高基数(yoy65%)基础上将延续低增速,净利润在费用增幅回落的基数效应下维持稳健增长。
基于明年养殖行业景气高于今年的大概率预判,预计大北农2014-16年盈利预测EPS为0.51、0.79、1.04元,同比增长9%、55%、32%。大北农行业领先的激励制度、裂变式的组织架构、不断创新的盈利模式都是保障公司中长期增长的竞争优势所在,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0元,对应2015年25xPE。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正式颁布农村土地流转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全文如下。
伴随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应从我国人多地少、农村情况千差万别的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为引导农村土地(指承包耕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精神,按照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的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典型示范引导,鼓励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又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能搞大跃进,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搞行政瞎指挥,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避免走弯路。
(二)基本原则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农民首创精神,鼓励创新,支持基层先行先试,靠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以农民为主体,政府扶持引导,市场配置资源,土地经营权流转不得违背承包农户意愿、不得损害农民权益、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
——坚持经营规模适度,既要注重提升土地经营规模,又要防止土地过度集中,兼顾效率与公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确保农地农用,重点支持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
二、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三)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建立健全承包合同取得权利、登记记载权利、证书证明权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完善承包合同,健全登记簿,颁发权属证书,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保护,为开展土地流转、调处土地纠纷、完善补贴政策、进行征地补偿和抵押担保提供重要依据。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方便群众查询,利于服务管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原则上确权到户到地,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切实维护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
(四)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地方全面负责的要求,在稳步扩大试点的基础上,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在工作中,各地要保持承包关系稳定,以现有承包台账、合同、证书为依据确认承包地归属;坚持依法规范操作,严格执行政策,按照规定内容和程序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依靠村民民主协商,自主解决矛盾纠纷;从实际出发,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为基础,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依据,采用符合标准规范、农民群众认可的技术方法;坚持分级负责,强化县乡两级的责任,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协作、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工作质量。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操作性政策建议和具体工作指导意见。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给予补助。
三、规范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五)鼓励创新土地流转形式。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户长期流转承包地并促进其转移就业。鼓励农民在自愿前提下采取互换并地方式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土地流转优先权。以转让方式流转承包地的,原则上应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进行,且需经发包方同意。以其他形式流转的,应当依法报发包方备案。抓紧研究探索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在土地流转中的相互权利关系和具体实现形式。按照全国统一安排,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研究制定统一规范的实施办法,探索建立抵押资产处置机制。
(六)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民家庭,土地是否流转、价格如何确定、形式如何选择,应由承包农户自主决定,流转收益应归承包农户所有。流转期限应由流转双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协商确定。没有农户的书面委托,农村基层组织无权以任何方式决定流转农户的承包地,更不能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名义,将整村整组农户承包地集中对外招商经营。防止少数基层干部私相授受,谋取私利。严禁通过定任务、下指标或将流转面积、流转比例纳入绩效考核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
(七)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流转市场运行规范,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依托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建立土地流转监测制度,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等服务。土地流转服务主体可以开展信息沟通、委托流转等服务,但禁止层层转包从中牟利。土地流转给非本村(组)集体成员或村(组)集体受农户委托统一组织流转并利用集体资金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可向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流入方收取基础设施使用费和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费,用于农田基本建设或其他公益性支出。引导承包农户与流入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并使用统一的省级合同示范文本。依法保护流入方的土地经营权益,流转合同到期后流入方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续约。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健全纠纷调处机制,妥善化解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纠纷。
(八)合理确定土地经营规模。各地要依据自然经济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研究确定本地区土地规模经营的适宜标准。防止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的倾向。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应当给予重点扶持。创新规模经营方式,在引导土地资源适度集聚的同时,通过农民的合作与联合、开展社会化服务等多种形式,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
(九)扶持粮食规模化生产。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原有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归属由承包农户与流入方协商确定,新增部分应向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按照实际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对生产者补贴试点。对从事粮食规模化生产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符合申报农机购置补贴条件的,要优先安排。探索选择运行规范的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开展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抓紧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允许用粮食作物、生产及配套辅助设施进行抵押融资。粮食品种保险要逐步实现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愿保尽保,并适当提高对产粮大县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相应配套办法,更好地为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提供支持服务。
(十)加强土地流转用途管制。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严禁借土地流转之名违规搞非农建设。严禁在流转农地上建设或变相建设旅游度假村、高尔夫球场、别墅、私人会所等。严禁占用基本农田挖塘栽树及其他毁坏种植条件的行为。严禁破坏、污染、圈占闲置耕地和损毁农田基础设施。坚决查处通过“以租代征”违法违规进行非农建设的行为,坚决禁止擅自将耕地“非农化”。利用规划和标准引导设施农业发展,强化设施农用地的用途监管。采取措施保证流转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可以通过停发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办法遏制撂荒耕地的行为。在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区,不符合产业规划的经营行为不再享受相关农业生产扶持政策。合理引导粮田流转价格,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四、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十一)发挥家庭经营的基础作用。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普通农户仍占大多数,要继续重视和扶持其发展农业生产。重点培育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家庭农场,使之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分级建立示范家庭农场名录,健全管理服务制度,加强示范引导。鼓励各地整合涉农资金建设连片高标准农田,并优先流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规模经营农户。
(十二)探索新的集体经营方式。集体经济组织要积极为承包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服务,通过统一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农民意愿,可以统一连片整理耕地,将土地折股量化、确权到户,经营所得收益按股分配,也可以引导农民以承包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组织,通过自营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各地要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和丰富集体经营的实现形式。
(十三)加快发展农户间的合作经营。鼓励承包农户通过共同使用农业机械、开展联合营销等方式发展联户经营。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深入推进示范社创建活动,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基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农社对接。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建立农户入股土地生产性能评价制度,按照耕地数量质量、参照当地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计价折股。
(十四)鼓励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涉农企业重点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规模经营。引导工商资本发展良种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开发农村“四荒”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支持农业企业与农户、农民合作社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合理分工、互利共赢。支持经济发达地区通过农业示范园区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共同出资、相互持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混合所有制经济。
(十五)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鼓励地方扩大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资金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承担涉农项目,新增农业补贴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加快建立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的管理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可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并按规定减免相关税费。综合运用货币和财税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保险支持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分散规模经营风险。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设立融资担保专项资金、担保风险补偿基金等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和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
(十六)加强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各地对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要有明确的上限控制,建立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对租地条件、经营范围和违规处罚等作出规定。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要按面积实行分级备案,严格准入门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防止浪费农地资源、损害农民土地权益,防范承包农户因流入方违约或经营不善遭受损失。定期对租赁土地企业的农业经营能力、土地用途和风险防范能力等开展监督检查,查验土地利用、合同履行等情况,及时查处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对符合要求的可给予政策扶持。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管理办法,并加强对各地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五、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十七)培育多元社会化服务组织。巩固乡镇涉农公共服务机构基础条件建设成果。鼓励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围绕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拓展服务范围。大力培育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积极发展良种种苗繁育、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粪污集中处理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服务业,支持建设粮食烘干、农机场库棚和仓储物流等配套基础设施。农产品初加工和农业灌溉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鼓励以县为单位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创建活动。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鼓励向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易监管、可量化的公益性服务。研究制定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的指导性目录,建立健全购买服务的标准合同、规范程序和监督机制。积极推广既不改变农户承包关系,又保证地有人种的托管服务模式,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开展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实现统一耕作,规模化生产。
(十八)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定专门规划和政策,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改善农业职业学校和其他学校涉农专业办学条件,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远程教育。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农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培养培训,扩大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养培训规模,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的培养培训力度,把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努力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认定、扶持体系,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探索建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制度。
(十九)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优势和作用。扎实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要求,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利用供销合作社农资经营渠道,深化行业合作,推进技物结合,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服务。推动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流通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网络终端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服务。鼓励基层供销合作社针对农业生产重要环节,与农民签订服务协议,开展合作式、订单式服务,提高服务规模化水平。
土地问题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事关全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照中央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办事,及时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搞好分类指导,充分利用农村改革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开展试点试验,认真总结基层和农民群众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牢固树立政策观念,准确把握政策要求,营造良好的改革发展环境。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明确相应机构承担农村经管工作职责,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工作指导和检查监督制度,健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新华网)
隆平高科:打造专业化田间服务商及生物育种平台
隆平高科000998
研究机构: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宫衍海,赵金厚撰写日期:2014-11-04
投资要点:
奥瑞金种业终止与公司现控股股东收购资产意向。公司公布《关于收到控股股东终止种业资产收购意向通知函的公告》,称奥瑞金董事会认为公司现控股股东新大
新股份于5月12日发出的以每普通股2.50美元现金收购奥瑞金的初步非约束性收购意向不符合奥瑞金及其股东的最佳利益,并决定目前不再继续与新大新股份就此初步非约束性收购意向进行进一步谈判。但不排除隆平高科及其相关方未来与奥瑞金继续合作的可能。
收购终止不改公司战略,外延式扩张仍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我们此前在业内了解的情况,本次收购成功概率较低,最终无法在现存条件下完成在我们的预期内。但从大环境看,中国种业已进入快速整合期,定向增发后引入中信集团作为大股东,帮助公司更好的把握行业内的并购重组机会,实现内生增长与外延式扩展并举的战略举措。同时,依托资金优势和新控股股东中信集团的资源(澳洲农场和非洲土地资源)优势,可加快布局海外研发和产业平台的建设,满足公司未来国际业务发展的需求。此外,伴随着下游农户对产品、服务需求的拓展和升级,公司有望参与到农化行业的整合中,打造农资+农化的平台型企业,并通过服务输出提高附加值。此外,在现有种子领域,除了种子品种扩张及结构优化外,公司也积极在生物育种领域进行研发的拓展。
新品种书写增长新篇章,海内外扩张潜力成为催化剂,维持“增持”评级。2014年全国杂交玉米、水稻种子制种面积大幅下降,种业去库存速度加快。同时,公司晶两优华占、隆两优华占、隆平248、隆平243等新品种陆续通过审定上市,在适口性(杂交稻种)、抗倒伏、抗枯叶病等方面均有突破,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此外,资金充裕后,通过并购、合作等形式的海内外扩张速度有望加快成为股价的重要催化剂。在考虑增发及股本摊薄情况下,我们预计公司14-16年净利润分别为3.64/4.96/6.2亿元,根据目前股本测算的EPS分别为0.34/0.46/0.57元(考虑增发股本摊薄则为0.28/0.38/0.48元),市盈率52/38/31倍(考虑增发摊薄则为62/46/36倍),未调整盈利预测。考虑后期并购、海外业务、生物育种方面催化剂较多,在股价可能因收购未完成而调整的情况下,我们强烈建议投资者增持。
登海种业:盈利明显回升,重回增长轨迹
登海种业002041
研究机构:信达证券分析师:康敬东撰写日期:2014-11-05
事件:近期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5亿元,主营业务利润3.45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61亿元,EPS为0.46元/股。公司预计2014年业绩区间:3.38亿元至5.1亿元,即0.96~1.45元/股。
点评:
利润增长收入微降。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57%,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下降1.4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18.92%。从财务角度看,公司单季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率逐季上升,经营效率方面,现金周转天数上升,存货和负债率回落,偿债能力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处于2011年同期最好水平,销售商品收到现金较去年同期增长1.61亿元,财务质量乐观。
母公司贡献大先锋拖后退。上半年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287.47万元,同比增长44.0%;实现净利润32,654.87万元,同比增长304.26%。母公司的主推品种登海605销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控股子公司丹东登海良玉种业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1,998.2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50%;控股子公司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受国内种子积压严重和市场中大量套牌侵权、散籽直销、假冒先玉335低价倾销冲击,销售未达预期。
公司玉米种子库存将明显回落。2014年全国杂交玉米制种收获面积294万亩,全国新产种子约10.1亿公斤,总产比去年减少3.7亿公斤。玉米制种面积比去年减少90万亩。加之甘肃、新疆主产区基地播种期遭遇低温、7月下旬连续出现高温,致使两地部分品种授粉和结实率较常年差,单产降幅在8%~10%之间。而辽宁朝阳、新疆伊犁等地严重干旱导致约1万亩玉米制种基地绝收。我们预计,今年中期公司玉米种子库存800万公斤,而明年中期预计公司玉米种子库存将下降200~300万公斤。
605、618播种面积有望扩大。近年来,登海605表现出的高产、抗倒伏、易加工等特点不断被农户认可。在行业库存居高的背景下,销售得以大幅增长,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处于推广上升期。预计下一销售季将增长20%以上。此外,新品登海618已通过山东、山西省审定,并具有早熟、抗倒伏性强等优势,推广面积不到100万亩,下一销售季预计推广面积翻倍。此外公司玉米储备品种丰富,其中,登海685和682在区试结果中表现优异,良玉系列销售增长趋势坚实。
未来子公司发展空间大。近年来公司在全国组建了6家子公司,目前多数以销售为主。我们预计未来这些子公司可能会通过增资扩股以及吸引人才、建立和创新自己的种质资源、自建销售渠道,开展自主经营。母公司众多玉米新品种将通过特许使用权模式授权子公司经营。如果这一模式得以实现,既有利于实现整个公司的快速扩张,又能稳扎稳打,通过子公司自身在市场中摸爬滚打中逐步做大,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还能有效地利用好母公司丰富的种质资源,实现规模和效益的统一。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4~16年销售收入分别为16.66/19.31/22.26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7/4.1/4.8亿元,对应公司2014~2016年EPS为1.06/1.17/1.35元。对应2014年11月3日收盘价(33.85元)的市盈率分别为32倍、29倍、25倍。建议重点关注。
风险因素:玉米新品推广遇挫,气候及政策的不利影响。
敦煌种业
公司主营农作物种子和棉花两大产业,是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及相关业务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依托河西走廊优越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实行“公司联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了60万亩稳定的制种基地和国内一流的大型种子加工生产线,拥有一整套国内同行业领先的从亲本提纯、扩繁、田间去杂、去雄授粉、清杂晾晒到收贮保管等过程的质量控制技术操作规程,建立了完善的种子质量控制体系,并通过委托育种、合作育种、联合开发、合资合作、整体吸纳、买断产权品种等形式,形成了覆盖全国不同生态区的市场营销网络。近年来,公司以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又先后投资建成建成果蔬制品、番茄制品、包装制品、棉蛋白油脂和脱水蔬菜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生产的番茄粉、番茄酱、脱水洋葱等产品远销北美、欧洲、中东、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断培育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正邦科技:养殖行情好转、一次性转让收益确保2014年盈利
正邦科技002157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分析师:丁频,夏木撰写日期:2014-10-30
内容: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1.49亿元,同比增长7.5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降826.11%,实现每股收益-0.19元;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45.95亿元,同比增长12.7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89万元,同比增长167.28%,实现每股收益0.05元;盈利能力方面,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5.46%,同比下降0.20个百分点;营运能力方面,存货周转率为8.30次,同比下降1.56次。
公司同时发布对2014年全年经营情况预计,预计2014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变动区间为0万元~4000万元,去年同期为-2994万元。主要因为1)公司四季度处置山东和康源生物育种有限公司股权导致投资收益增加;2)预计养殖下半年行情将逐步转暖,公司盈利能力增强。
分析:
2014年9月30日,公司下属子公司江西正邦养殖有限公司与江西永联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将正邦养殖所持有的山东和康源生物育种有限公司40%的股权转让给永联投资。根据公司财务部初步测算,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永联投资将根据协议规定向正邦养殖支付总额15707.312万元的股权转让款,此项将增加公司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788.91万元,本次交易确保了今年盈利。
饲料业务维持稳定。根据行业状况并结合半年报数据,我们判断前三季度饲料收入同比5%增长,由于豆粕和玉米价格下降,毛利率略有提高,总体毛利水平较上年全年略有增长,发展平稳,我们预计2014年全年饲料销量450万吨。
生猪养殖业务因为行情好转第三季度实现盈利,2015年盈利有望明显提升。前三季度出栏生猪105万头左右,同比增长30%,我们估算前三季度的头均盈利为-133元,较行业内的领先企业——牧原股份的头均盈利2.07元有较大差距。但同时,第三季度由于养殖行情的好转,公司养殖业务也实现盈利。我们预计2014-15年的出栏量分别为150和200万头,分别增长30%和33%,一方面我们判断2015年的养殖行情将明显好于2014年,另一方面我们预计随着出栏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养殖技术的进步,公司养殖业务的盈利能力会较2014年有明显提升。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随着投资阶段性放缓和生猪出栏量增加,公司盈利在2015年有明显增长,预计2014-2015年每股收益为0.05元和0.50元,盈利趋势向上明确,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目标价格10元,对应2015年20倍PE估值。
不确定因素:
猪价大幅下跌。
芭田股份:走在农业信息化和品牌种植的康庄大道上
芭田股份002170
研究机构:招商证券分析师:李辉,马太撰写日期:2014-11-11
优质复合肥龙头,一体化渐近。公司定位为“食物链营养专家”,主营业务为灌溉费、控释肥等高端肥料的生产和销售。目前拥有年产183万吨/年复合肥产能,预计2015年复合肥总产能将达到283万吨/年。贵州复合肥项目配套磷矿石资源,随着磷矿项目的开出,将强化公司一体化生产能力。
营销改革,效率提升。2013年,公司对营销系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改进,制定和实施了内公司制度,推行“日结日果”的管理措施,权力下放,激发了销售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同时,公司计划优化库存管理方式,平衡淡旺季产品供应,提升产品销量。
收购金禾天成,迈向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工具改造农业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农业种植和经营的效率。政策力推,农业信息化潜力巨大。公司通过收购金禾天成,切入到农业信息化,优势互补,将加快公司成为“生态农业”和“智慧农业”领先企业的进程。
进军品牌种植,布局生态农业。依靠积累的灌溉肥、测土配方等领域的优势,公司计划在广西来宾市流转承包25万亩土地,开展甘蔗高效种植。由此进入到品牌种植领域,开辟了新的业务增长极,发展空间将大为打开。
并购微生物肥企业,完善产品结构。得益于产品质量的改善和市场认可度的提升,中国微生物肥料市场呈扩大之势。2013年产量达900万吨,自2003年以来年复合增速达16.2%。公司通过收购阿姆斯公司,进入到微生物肥领域,有助于完善产品结构,实现生产与销售的协同,快速做大企业规模。
首次给予“强烈推荐-A”:紧紧围绕“生态芭田、智慧芭田”的战略核心,布局“农业-食品-健康”一体化产业,构筑宏伟蓝图,多方发力,进入发展新阶段。暂不考虑阿姆斯并表和品牌种植贡献,预计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别为0.22元、0.32元、0.46元。公司成长空间巨大,惊喜将会不断。
风险提示:项目进度延期风险;子公司整合风险;市场低迷风险。
大北农:收入减速利润提速,将延续至四季度
大北农002385
研究机构:齐鲁证券分析师:谢刚,胡彦超撰写日期:2014-10-30
大北农公布三季报,三季度收入增长低于预期,利润增长符合预期。前三季度销售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18.4%,净利润4.4亿元,同比下滑1.9%,ROE为8.4%,EPS为0.27元。单三季度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21.3%,EPS为0.10元。
Q3收入增速回落至7%,低于Q1的38%和Q2的17%,原因在于行业景气延续低迷,公司去年基数高企。(1)下游养殖行业整体存栏处在低位,养殖微利,饲料行业景气继续低迷;(2)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去年Q3收入同比增长64%,今年在去年高基数压力下仍实现增长。
Q3净利润增长21%,好于Q1的-19%和Q2的+2%,原因在于毛利率提升,以及销售费用增幅回落。(1)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下跌,成本压力大幅回落,毛利率同比提升1.9pct至19.9%,(2)基数原因带来的人员费用增幅回落,销售费用增速从一季度的72%降至半年报的48%,三季度进一步降至32%,由于去年人员翻番后今年招聘较为谨慎,基数原因带来的销售费用增幅下降趋势在四季度将会继续。
三季度公司应收账款和现金流都有改善,收益质量提升。应收账款占比同比下降1.5pct至11.3%,Q3单季实现正经营现金流4.24亿,同比和环比均增长100%以上。
回顾前三季度业绩,我们成功预测到了毛利率提升和费用率下降的趋势,但却对下游生猪养殖这一强周期行业对饲料行业收入端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对此我们深感自身研究之不足,我们仍竭尽全力对Q4提出我们的展望。预计Q4收入端在去年高基数(yoy65%)基础上将延续低增速,净利润在费用增幅回落的基数效应下维持稳健增长。
基于明年养殖行业景气高于今年的大概率预判,预计大北农2014-16年盈利预测EPS为0.51、0.79、1.04元,同比增长9%、55%、32%。大北农行业领先的激励制度、裂变式的组织架构、不断创新的盈利模式都是保障公司中长期增长的竞争优势所在,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0元,对应2015年25xPE。
金正大:探索新模式,流程再优化
金正大002470
研究机构:招商证券分析师:李辉,马太撰写日期:2014-10-28
公司积极探索营销模式创新,打造农化服务中心和农资平台,与农资龙头战略合作,利于产品销售;致力新产品研发,优化和丰富了产品结构,拓宽了市场空间,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农化服务中心:专业服务,促进销售。公司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总部农化服务中心和覆盖全国14个省份的100家农化服务中心,可有效拉近与渠道和种植专业户的距离,切实了解农民需求,通过渠道扁平化和专业农化服务拉动公司产品销量。
互联网营销:流程再造,节约成本。公司紧紧把握大势,积极探索采用互联网改造复合肥产品的营销模式,以期望降低中间成本,更便捷的、有针对性的为农户提供农资产品解决方案,提高农业种植效率和农民种植收益。未来,公司将结合线下渠道,与战略合作伙伴联合进行互联网营销创新。
新产品研发:深谋远虑。近年来,依靠强有力的研发平台,公司陆续推出了缓控释肥、硝基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产品倍受市场欢迎。未来公司将继续沿着“技术先导”的道路前行,用技术改造上游单质肥,并推出更丰富的植物解决方案产品,客观上大大扩展了公司的市场空间。
“走出去”策略:内外发力。公司将眼光延伸至整个农资产品,建立农资大平台,与国内外农资龙头合作,共同提供农资一体化产品,并瞄准国际市场,凭借先进的技术,将最具竞争力的产品推向海外市场,实现远期持续的增长。
合作与外延扩张:借助外力。公司引入国外优秀人才,成立专家团队,致力于肥料核心添加剂的研究,亦或将通过整合,获取添加剂的生产技术,并将技术输出至上游,以满足公司生产需要。此外,公司希望通过外延扩张,整合具备一定技术实力、品牌和渠道优势的国内外同行,以实现更快的发展。
维持“强烈推荐-A”。营销模式创新,优化流通过程,改造上游,节约成本,拓展市场空间;打造农资平台,纳入多元化农资产品,提高客户粘性,利于产品销售。预计2014-2016年EPS分别为1.25元、1.65元、2.11元,当前动态估值20倍。
风险提示:项目进度延迟风险;毛利率下滑风险;单质肥价格波动风险。
万向德农
公司主营业务是以玉米为主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和以玉米杂交种为主的农产品种子的技术研究和生产经营,产品包括啤酒专用糖浆、麦芽糊精等玉米深加工产品以及玉米、水稻、大豆等优良种子。产业结构呈现出玉米种业业务和玉米深加工业务两翼发展的格局。公司拥有当前推广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郑单958”的品种经营权,且推广面积仍在继续扩大。“浚单20”销量在稳步上升,正逐渐上升为继郑单958、农大108之后的全国第三大玉米品种。由于08年玉米种子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的格局,公司将寻找合适时机增加水稻种子业务,继续扩大复合肥业务规模,实行以种业业务为核心的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