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德国冰箱半年才到家 通关慢催生“特殊转运公司”

    2014-11-14 00:52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江然 发自成都    

    每经记者 江然 发自成都

    郭先生经历了一次并不愉快的“海淘”。

    今年4月,他通过海淘在亚马逊德国购买了一台冰箱。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台冰箱在运输途中几经周折:换了两家转运公司后,才以每公斤48元钱的价格通关,等冰箱送到家门,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

    这台冰箱长达半年的“漂流记”,恰好折射出当前跨境进口电商一个绕不过的痛点:面对庞大的跨境物流难题,消费者处于绝对下风。

    “清关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跨境进口电商最大的难点。”身处这个链条上的多位从业者都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达了这个观点。

    在消费者巨大的需求下,大量行走在灰色地带(避税)的小型转运公司出现并十分活跃。据记者了解,这些小公司提供的“特殊转运”服务,并不符合个人物品跨境购物的入关模式,却因收费低廉,成为了个人海淘物品入关的主要途径。

    “特殊转运公司”出现

    郭先生算了一笔账,从德国空运这台冰箱回国,算上物流费、关税,价格也比国内便宜一半。原本以为捡了便宜,没想到却在“时间成本”上付出了半年时间。

    这段海淘经历,让郭先生感到费解。冰箱从德国空运至中国香港,只用了一天时间;冰箱从深圳入关后,也只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由德邦物流送至成都。也就是说,剩下的数月等待,全都花费在了从香港进入深圳这一通关环节。

    “因为是跨境购物,会涉及到海关。”对此,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林文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林文斌表示,任何正常的跨境代购流程,在物流运输上都可以分为三段,首先是海外关,即在下单后,商品从海外零售商被运送至海关;中间关则是海外的海关至中国海关;第三段距离则是中国海关到消费者手里这一段。

    眼下,如何让海淘物品快速、有效地进入中国海关,成了跨境进口电商链条自上而下都在思考的问题。

    “最常见的清关模式是一般贸易清关,也就是正常的清关。表现于大规模进口物品,按照相关规定,递交商品信息等材料,统一申报,通常有专门的清关公司承接报关业务。一般贸易进口的商品需要缴纳增值税、关税,还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有资深行业观察人士对记者介绍道,“其次是个人物品清关,把进口物品当做个人物品,对其只征收行邮税。”

    跨境进口电商在短期内发展过快,导致大量海外包裹堆积,不光让海关承压,对买卖双方而言,物流成本也高企难下。在此情况下,一些提供“特殊服务”的小转运公司出现。

    据记者了解,这些公司在报关过程中掌握一些核心资源,常以包税进口和补贴税金的方式吸引客户,实际上却是规避关税。一位不愿具名的转运人士为记者估算,“特殊转运”服务占个人海淘物品通关的大头。

    海淘安全与时效难保障

    实际上,转运公司存在的原因是因为提供直邮服务的商家较少。假如消费者要在某一海外网站购买一个物品,该网站会要求消费者先填一个在海外的转运公司地址,并把货物发往此处,再由该转运公司运往中国通关,因此做转运生意的多是海外华人。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这些小转运公司靠避税来降低成本,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安全性与时效性没有保障。从郭先生购买冰箱的体验来看,他与转运公司的业务往来基于中间人牵线介绍,后期的联系仅凭对方留下的一个手机号码,相关信息只能电话确认,也没有可追溯的货单号。

    “正常清关情况下,货物只有几个结果,要么通关,要么缴税通关,要么退回始发地,要么转商业关(不符合自用范围),要么商检不合格被销毁,一定会给出一种具体结果,而不是海关扣掉后没有任何解释,转运公司就消失了。但这却是多年来一直发生的事情。”一位从事转运的业内人士表示。

    由于大量行走在灰色地带 (避税)的小型转运公司存在,一些观点指出,转运与阳光清关是一个悖论,也让一些致力于阳关化清关的跨境物流商承压。

    “太多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小转运公司得以正常运作,带来极大竞争压力。”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也因此,海贸会会长刘智勇表示,希望在物流进口环节能更公平、透明一些。

    “实际上,国家一直在鼓励阳光化清关,对在灰色领域游走的水客、特殊转运公司也一直严查。”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新的海淘人也逐步意识到国家日益严格的交税要求。

    另一方面,海关也在逐步采取措施提高通关效率。“通过跨境电商的方式进口,又纯属个人物品,对于海关监管来说也是一个完全新鲜的事物。”商务部消费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对记者表示,海关应加快实现与电商平台、物流平台的信息对接。

    “海关效率较低,也是因为还没有建立起与跨境进口电商相应的处理机制,在人力等方面投入也都不够,面临大量涌入的海外个人物品,通关效率难免低下。”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有利网:小微融资需求旺P2P与传统银行互补

    下一篇

    洋码头创始人:跨境进口电商“三直”模式起步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