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六部委会诊东北经济 要求抓大项目精准投资

    每经网 2014-11-11 10:29

    每经记者 王辛夷 发自北京

    “希望各有关部门,想地方之所想,急地方之所急,争取项目多开工、早开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何立峰在近日召开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国发〔2014〕28号)文件和东北重大项目协调推进会上说。何立峰用“不容乐观”来总结东北目前面临的经济形势。他给出的药方,是狠抓国发28号文件的贯彻落实,狠抓重大项目投资。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刘福垣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在基础设施、城市化等方面并不落后,下一步应积极利用“黑土地”的优势,发展农业深加工产业,改变东北农业附加值低的现状。

    东北地区结构性矛盾凸显

    在过去10年间,东北三省已经成为人口净流出地区,大量的东北人南下寻找发展机会。

    在全国经济增速进入换挡、产业结构调整的今年,东北经济积累的结构性弊病突现出来。前三季度,黑龙江GDP增速分别为4.1%、4.8%、5.2%。而吉林省和辽宁省在第三季度的GDP增速也只有6.5%和6.2%。

    国家发改委在今年8月发布的《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用“东北地区深层次问题凸显”指出其面临的问题。

    东北地区的问题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今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会议上指出,东北面临新的挑战,去年以来经济增速持续回落,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凸显。

    随后,针对东北地区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困难,以及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凸显等问题,国务院在今年8月印发的《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即28号文件),分别从简政放权、国企改革、推动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出部署。

    刘福垣介绍,东北发展农业具有地广人稀、现代化水平高等明显优势,但几十年来都以原粮输出为主,难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实际贡献。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应在下一轮振兴东北的过程中,加大对农业投资,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大农场作业,提高东北农产品的附加值。

    重点投向民生工程

    随着28号文件的出台,139个配套项目也展露头角。据记者了解,这些项目包括东北地区在建和今明两年拟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主要解决铁路、水利、城市设施等基础设施和棚户区改造等重点民生工程,以及关内关外通道不畅、粮食仓储不足、水利发展滞后、“窝电”、供热管网陈旧等制约东北发展的“短板”和“瓶颈”。

    何立峰表示,要以已经明确的139个项目作为重要抓手,抓紧扩大重大项目投资,以精准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中央方针明确,地方政府也已经把重大项目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辽宁省在本月初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提出,要狠抓项目开工投产,做到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抓,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落,确保辽宁新一轮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实现良好开局。目前由吉林省独立承担的重大项目共有35个,总投资达3958亿元,其中涉及到吉林跨区域项目有11个,总投资达6663亿元。黑龙江在今年6月推出的3000亿投资已经看到成效。

    刘福垣介绍,受益于老工业基地,东北在基础设施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同样因为是老工业基地,旧工业区的棚户区亟待改造。他提醒在棚改过程中还要注意产业配套。

    上一篇

    物产集团整体上市将以物产中大为主体

    下一篇

    多地布局埃博拉防控 开展输入性疫情处置演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