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孟海波:化解秸秆焚烧难题 宜疏堵结合变废为宝

    2014-11-11 00:53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彪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李彪 发自北京

    随着天气转冷,华北地区频频遭遇“霾伏”。来自环保部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共监测到秸秆焚烧火点206个。

    推行多年的秸秆禁烧工作,为什么会屡禁不止?遭遇了哪些难点?根本的出路在哪?为此《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副所长孟海波研究员。

    秸秆焚烧为何仍存在

    NBD:今年10月以来,华北等多地区持续出现雾霾天,同时,环保部监测到一些地区存在秸秆焚烧火点,二者之间存在多大联系?

    孟海波:现在正好是秋收季节,有些地方出现了焚烧秸秆情况,肯定存在烟尘排放的问题。

    现在环保部等部门在做秸秆禁烧工作,严格监管,但秸秆太分散,无法完全监管到位。在华北地区,现在秸秆最主要的处理方式就是还田,还有一部分是作牲畜饲料。出现雾霾天气,其污染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只是现在集中爆发了出来,也并不完全是烧秸秆导致的,秸秆焚烧只是一个诱因。

    NBD:总体来看,您认为农村秸秆的处理情况如何?

    孟海波:华北地区小麦秸秆基本上全部还田了,但玉米秸秆还田比例较低,因为玉米在收获的时候,秸秆中的水分比较高,直接还田的话,难度比较大。还有就是存在一些秸秆利用不畅,市场化运作不太好的问题,难免出现局部地区还在焚烧的问题。

    玉米秸秆处理比较难,以前是作为牲畜饲料使用一部分,后来推广秸秆成型燃料,做供暖、炊事的燃料。但这一领域政府的扶持政策还不是很多,实现秸秆利用产业化有难度,整体来看存在一些问题。

    政府需加大政策激励力度

    NBD:秸秆禁烧工作推行很多年,但依然存在擅自焚烧的问题,这其中遭遇了哪些困难?

    孟海波:单纯从禁烧工作看,堵住在田间的秸秆焚烧,相关部门做了很多工作。但只堵肯定不行,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很大,成效不是很理想。

    解决好秸秆禁烧的问题,关键是对其进行较好地利用,有好的利用方式以后,秸秆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农民也就不会再就地焚烧了。

    比如要发展秸秆饲料、秸秆能源等,不仅要鼓励生产者,还要鼓励消费者。欧洲一些国家用秸秆或者是木质的生物质做炊事、供暖、发电等燃料,与使用化石能源相比,其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非常多。企业有积极性使用秸秆或秸秆转化后的产品,从下游拉动上游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现在中国重视在生产环节的投资补贴,对于使用、消费部分基本上没有优惠政策,使用的能源不管是用煤炭转化的,还是用生物质可再生能源转化的并没有差别。我们在培育秸秆产业化方面,用户这一端要有一定的激励政策。

    再就是技术的推广,比如成型燃料、锅炉燃烧利用技术等,怎样把这些技术进行大面积推广,政府的推进工作空间还很大。近期,国家发改委刚刚发布了一些秸秆利用的技术目录,包括做饲料、能源、工业原料、基料(养生物菌)等五大类,十几项具体的技术鼓励使用。

    总体来说,有补贴政策和先进的技术,再加上一些投资性的补贴,这个产业才能迅速培育起来。

    NBD:彻底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政府如何来进行政策推动?

    孟海波:政府的相关推动政策已经有了一些,但还是不够,这涉及到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现有的这些政策是否都能够配套。目前,很多部门都有相关政策,但这些政策是不是能够形成合力?也就是说,原有政策应该进行有效地衔接和互相补充;另一方面,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再增加一些更有力的鼓励政策。在国家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战略布局后,下面也应有具体的政策去推动,包括技术、资金、主体等,如果交给市场,政府怎么来调控市场,让企业、用户有积极性去做好秸秆利用产业。

    同时,秸秆利用产业一旦形成,带动的不仅是燃料行业的发展,还有装备、建筑、消费者理念改变等,从秸秆的收集一直到利用,将是一个很大的产业链条。

    总体来说,我们已经有一些散的政策,配套、互相补充等方面还是存在问题,要持续增加政策的支持。即便这些政策和措施能加紧出台、实施,但是,短期内大范围使用秸秆燃料可能也做不到,产业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且能源的供应和需求的矛盾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NBD:秸秆焚烧背后反映的是农村新能源利用和环保的问题,加强农村资源利用的出路和难点在哪?

    孟海波:近年来,国家在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推出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 “双百工程”示范基地等。这些工程的推出是要通过示范以点带面,然后带动整个产业,其最终还是为了落实相关政策。但是,这些工程不可能把全国7亿多吨秸秆都覆盖上。

    这些年我们推出了一些沼气项目,但受制于沼气的条件限制,很多农村地区并不具备推广的条件,只能在局部地区替代一些炊事能源。后来,部分地区也做了一些液化气、蜂窝煤等能源的推广工作,但由于农村居民较为分散,用能主要还是以点为主,集中供能困难较大。

    和城镇相比,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缺乏能源输送的主管网络,也使能源的供应面临困难。下一步,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是把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上,包括能源供应体系这一块。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推广一些当地有资源、能够适用、经济能承受的可再生能源,这才是农村能源发展的一个趋势。反过来,国家相应的政策补贴更应该向这方面落实。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APEC蓝”背后:环保部多地密集督查 强调严厉问责

    下一篇

    沪港通下周一启动 上证所将开展T+0试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