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P2P网贷A面:去年成交额874.19亿元传统金融业务全面“触网”

    2014-11-05 00:47

    从曾经万人所指的网贷团长今安在,到如今P2P平台资产端拓展出租赁、保理、股票等业务的无极限,以及P2P平台资金方隐现机构投资者魅影,《每日经济新闻》试图为读者展现目前行业现状、未来趋势和将面临的风险。

    网贷平台跑路潮至今已快一年时间,如今P2P行业发展自然是另有一番景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梳理曾经的典型事件和相关统计数据,从曾经万人所指的网贷团长今安在,到如今P2P平台资产端拓展出租赁、保理、股票等业务的无极限,以及P2P平台资金方隐现机构投资者魅影,试图为读者展现目前行业现状、未来趋势和将面临的风险。

    《《《

    A面·资金档案

    10月P2P成交268亿单月过亿平台达51家

    每经记者 史青伟 发自上海

    P2P网贷行业自从在国内出现后,遭受的最大一次冲击便是2013年底的跑路潮、倒闭潮,让行业首次感受到行业“寒冷”,投资人损失惨重。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重新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近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网贷行业在高增长的同时,P2P理财端也涌现出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理论上的确可以分散风险。不过,在合规、信息披露和资产管理能力方面,理应对其提出更高要求。

    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根据深圳市电子商务协会旗下的中国P2P网贷指数课题组的指数显示,去年11月份借贷成交额为96.07亿元,较去年10月份的98.62亿元减少2.55亿元,环比出现2.45%的下降。

    而P2P交易额在去年11月以前都是呈现两位数的月复合增长,比如2013年全国P2P网贷成交额874.19亿元,月复合增长率10.3%,年增长率超过300%,可见倒闭潮对P2P网贷冲击之大。

    不过,随着倒闭潮逐渐退去,行业重新步入高速发展的时期。

    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P2P网贷平台数量达到1263家,半年成交金额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接近2013年全年成交金额。预计全年累计成交额将超过3000亿元。截至2014年7月,P2P网贷投资的数量约为29万人,行业存量资金为337.6亿元,比2013年增长近一倍。

    近期,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网贷行业成交量增速减缓。

    网贷之家统计,10月中国网贷成交量达268.36亿元,比9月(262.33亿)增长2.30%,预计全年总成交量或达到24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10月成交量过亿平台达51家,较9月新增6家平台,这些平台累计成交量达149.60亿元,占总成交量的55.74%。

    除了成交量暴增,行业集中度也有所提高,10月成交量过亿平台达51家,较9月新增6家平台,这些平台累计成交量达149.60亿元,占总成交量的55.74%,其余平台总成交量占比不到50%,平台竞争加剧。

    机构投资者现雏形

    不久前,网贷天眼投友圈正式上线,并推出首个理财产品“乐投宝”,其年化收益达15.47%。网贷天眼CEO田维赢介绍,“乐投宝是P2P行业的ETF基金,它的实质是将投资P2P平台的单一风险分散到整个P2P行业中,并且融入了网贷天眼拥有的行业数据分析能力和专业团队,帮助投资人做尽职调查,同时帮助投资人做一些定向投资。”记者也了解到网贷之家所属的上海盈灿也在测试其理财产品——盈灿基金。

    礼德财富CEO洪凯彬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类机构投资者的出现,对于行业来说是利好,因为机构投资者的判断能力总是要强于个人。

    “常见的机构投资者实际上是机构先用资金在平台在购买债权,然后分散卖个人投资者,投资者买到的是集合债权,通过这种方式去做,从模型角度来说,确实是投资网贷最安全的方式,除非平台大面积倒闭,否则对投资收益影响很小。”洪凯彬表示。

    记者了解到,这类以基金产品形式出现的机构投资人,在理论上的确可以分散风险,但在合规、信息披露和资产管理能力方面,理应有更高的要求。LC(LendingClub,美国一家P2P借贷平台)上的机构投资者众多,美国证监会(SEC)把LC发行的收益权凭证定位为权证(债权),LC上发行的权证受到SEC的严格监管,LC会向SEC提交季度和年度的财务报告,公开透明的信息也吸引机构投资者进入。

    信而富CEO王征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机构投资者在P2P上的出现是个比较大的创新,如果大的投资机构投资LC,必须向美国证监会申请基金投资资格。

    不过,除了合规性,洪凯彬认为,机构投资者本身也具有一定风险,从本质来看就是代客理财,机构投资人本身的资质是焦点问题。“与传统网贷不一样,投资者知道借款人信息,而对机构投资人的投资流向完全不知道,如果成立像LC上面的基金就没有问题”。

    《《《

    A面·资产档案

    线下业务上线无极限传统金融业务全面触网

    每经记者 朱丹丹 发自北京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P2P网贷平台资产端已由最初的担保公司、小额信用贷款,逐渐延伸到票据、融资租赁、保理、股票配资、典当等传统线下金融业务。

    众信金融首席运营官谭阳分析指出,“这种情况分两类来看,一类是线下一些资产端与P2P平台合作,这种形式主要看中P2P平台本身的募资能力及速度;一类是本身线下就是做融资租赁、票据、保理、典当等业务的。”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未来传统金融业务触网是大势所趋,至于哪类业务更易获得成功,还需要看如何变革触网而不是简单地把传统业务搬到互联网上。随着P2P平台综合实力和公信力的提升,传统民间金融业务将是P2P第一个全面占领的市场。而监管政策、法律边界或将对这类线上业务带来较大影响。

    线下金融业务争相上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伴随P2P网贷行业交易额的增大,交易资产也在发生变化。今年6月之前,大部分的P2P平台还是以信用贷款及担保贷款为主,下半年以来,包括融资租赁、票据、保理、典当、股票配资等资产都纷纷出现。

    今年7月爱投资等网贷平台开始引入融资租赁业务,接着拾财贷与无锡市政府旗下的金控融资租赁公司签订了10亿级债权转让合作;9月,P2P网贷平台积木盒子亦与上海同岳租赁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会在重型卡车的融资租赁上展开合作。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融资租赁产业沉淀的融资租赁债权多为长期债权,缺乏流动性,给公司带来了较大的财务压力。而通过与互联网金融(P2P)的结合,可以充分利用承租人等额本息的还款特点,设计对应的P2P贷款产品,并通过灵活的金额精准匹配单笔设备购买需求,让民间资本更有效地直接服务实体经济。”

    就在多家平台抢滩引入融资租赁业务之时,7月15日,爱投资又正式上线保理业务;8月6日礼德财富与深圳国投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国投保理”)合作;10月,银湖网亦宣布与大秦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据记者了解,保理业务的上线,相对于原来的担保业务来说,在借款周期方面时间相对较短,回款周期快;在第一还款源方面,债务人一般是比较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另外,某些保理业务还有保险公司承保。

    同时,7月15日正式运营的民生银行的P2P平台 “民生易贷”,其首发上线系列产品,便包括主打票据质押融资的“e票通系列”;接着国资系P2P平台开鑫贷也推出了票据产品“银鑫汇”。

    网贷之家相关人士指出,银行受制于处理的规模及人力成本等因素,处理小额票据的积极性不高。而这部分票据又多由中小企业开具,加大了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贴现难度,使得民间票据贴现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目前平台票据业务模式主要有四种:票据贴现模式、票据质押模式、委托贸易付款及内保外贷模式。

    此外,记者注意到,赢在投资、贷未来、钱程无忧、及配资贷等几家P2P平台采用的则是股票、期货配资业务模式,即平台提供股票账户,理财人提供资金,配资人操作股票账户,按月支付利息及服务费的形式,进行配资借贷服务。

    监管意见主导行业发展/

    互联网金融研究机构棕榈树CEO洪自华表示,“P2P网贷跨越时间和空间,投融融资效率和成本优势远非传统线下业务所能力比拟,透明度也远高于传统线下业务,随着P2P平台综合实力和公信力的提升,传统民间金融业务将是P2P第一个全面占领的市场。”

    爱投资COO程晗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领域里的金融交易出现在网络上,创新交易结构的产品也会在金融服务机构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碰撞中诞生。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部助理分析师钱海利亦分析指出,未来传统金融业务触网是大势所趋,至于哪类业务更易获得成功,还需要看如何变革触网而不是简单地把传统业务搬到互联网上。互联网金融属于金融范畴,但又有别于传统金融,因此很多领域现在尚处于灰色地带,监管层的意见对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

    另外,网贷之家首席运营官石鹏峰指出,对于线下金融机构上线后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可能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是文化冲击。传统民间金融机构可能不适应互联网思维与带来的文化冲击;其次是野蛮生长。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资金流动速度快等特点容易导致平台快速做大,从而盲目自信放松对风险的把控,而互联网用户忠诚度低、负面舆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容易给平台带来致命打击;最后是无杠杆限制,而传统金融行业几乎都有杠杆限制,这一点也容易使得平台盲目扩张,超出自己可控范围。

    同时,这种将传统金融业务搬到P2P平台并非没有风险。

    洪自华分析指出,“风险主要来自于对接的资产本身,融资租赁的周期比较长,需要像银行一样的风控技术;保理业务中最重要的是应收账款付款企业的信用和贸易真实性的确认,需要保理公司具备可靠的核心企业资源,其操作过程非常复杂,非银行的保理业务在国内还刚刚起步;股票配置业务本质上是高杠杆比例的融资融券业务,在操作过程中,借款人和投资人的资金都进入平台的关联账户,本质上是资金池,平台的道德风险太大。”

    程晗也分析指出,监管政策、法律边界是这类线上业务面临的挑战。有些业务有明显的打擦边球行为,若政策给出明确指导意见,不规范操作,不严谨的交易结构会给平台带来麻烦。

    钱海利向记者表示,传统线下金融业务在多年的运作下已建立起完善、可靠的操作流程,金融业务触网能获得更多的渠道资源,但线下企业大多缺乏触网经验,互联网的运作模式不是传统机构朝夕间可以融汇的。P2P等互联网金融在宣传上常淡化风险,放大收益,而且在操作流程上以用户自助式为主,用户极易被平台上的宣传语所误导。

    《《《

    A面·样本调查

    P2P跑路潮下的“团长”:或退出,或转型经营平台

    每经记者 杨珏轩 发自广州

    去年10月,P2P平台倒闭潮突然爆发,“团”被认为是重要的助推力量。一名前团长曾向记者表示,在倒闭潮起始阶段,问题平台中至少三分之一是组团投资者。

    关于P2P领域的团,《每日经济新闻》于2013年10月24日曾在《P2P网贷变形:厌恶却又离不开的 “团”》一文中有过详细报道,“团类似于团购,一般投资者充值没有利息,靠投标获得收益。团集少成多,把团员的资产作为一个整体,分为暗标和明标两种情况投标。”组建团是为了获得更高收益,积聚起来的资金使其拥有更多议价空间;对于平台而言,团的资金也充满诱惑力。

    然而,P2P领域投资团的高息偏好,助长了不合理的高息竞争,也使行业陷入不理性的疯狂。最后多米诺骨牌倒下,团长被万夫所指。镜头拉近,细看之下,团长与一般投资人并无太多区别,大多是想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得更高收益,初心也许并不那么险恶。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曾经在投资人中具有号召力的人物已经很难联系上。

    最早团长转型经营平台

    潘春雨从去年3月份开始就停止了网贷投资,“我应该是第一个团长。”潘春雨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时团比较火,但我并不看好其他团长所投的平台,收益率已经明显超出正常范围。我投的网贷平台收益率相对低一些,团员心里不平衡,要求我去投一些更高息的平台,但我不能接受。所以,在组团投资P2P最红火的时候,我退出了。”

    2013年6月,潘春雨开始转型经营平台,据其介绍,他负责前期筹建的平台总成交额已达16亿元。“前期筹备和运营都是我负责,但不算创始人,只是个运营者。在整个网贷行业,我们的发展算是可以的。”潘春雨说。

    潘春雨的急流勇退使他避免了几个月后倒闭潮的碾压。对于那些事后饱受诟病的团长,潘春雨认为,他们本质可能也不是想着去骗谁,只是识别平台的能力稍差,或者被平台的一些利益所蒙蔽。

    潘春雨告诉记者,当时活跃的团长一共五、六人,一般是比较活跃、有号召力的投资人,但能力不一定杰出,“团长有两个职能:,一个是考察、挑选平台;另一个是跟平台谈收益,谁愿意做这个事情,谁就可以当团长,与识别能力、财务经验等无关。”

    潘春雨向记者表示,以前的团长基本都隐匿了,“没人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有传闻说躲起来了,有传闻说有些被抓了。投资人对这些团长不太信任,但我觉得,如果不是出于恶意,也没有触范刑法,团长是可以去选择其他发展道路的。”

    知名团长转向众筹

    衡灿是当时最为知名的团长之一,而他组团所投的平台最后被立案侦查,身为团长的衡灿瞬间被投资人的口水淹没。

    记者与其取得联系表明来意后,衡灿第一句话就是:“我不想再多说什么,我已经有了新的生活和事业。”

    衡灿告诉记者,当时组团考察并不是他一个人去,他会召集当地的投资人一起去看平台,如果大家觉得平台可靠,就一起投资,都是自愿决定的。“我只能算一个领投人,我组团投资的平台,我个人也都有投资,每家平台都套了几十万元。出事了所有人都骂我,我也很委屈。”

    “出发点是好的,想把大家召集起来拿到更高的奖励,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可能已到违法的边缘。我自己也思考了很多,肯定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衡灿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衡灿透露,他目前做的是众筹,相对于P2P而言,众筹的风险更加可控。“P2P把所有的风险都放在自己身上,承担本息。如果平台不承担这些风险,那就开不起来,无法吸引投资人。而且新平台的利息不高也没有投资者进来。所以新平台的套路都是给出高息,炒人气,承担本息风险,再慢慢降息。目的不纯的平台,利息高到一定程度就跑路了。而众筹不同,众筹把风险转嫁出去,也无利息压力。”

    投资权威变身维权代表

    团长曾经是投资人中具有号召力的权威。现在,投资人权威多以维权代表形象存在。

    龙威是目前最知名的投资人维权代表之一,他所代表维权的东方创投案被誉为网贷第一案。龙威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曾与衡灿有过一面之缘,“我去考察一家平台时遇到他们。他们投资的那家平台损失了1000多万元,团长损失了七八十万元。”

    对投资人的这种心态,龙威认为很正常,因为行业草创之初,投资人都比较外行,缺乏判断能力,同时又缺乏有效的学习途径,在投资人较迷茫时,就希望从一些比较可靠懂行的人口中获得一些信息。

    龙威告诉记者,现在有许多维权代表,但做得成功的极少。很多时候一个平台就有好几个维权代表,维权代表之间经常意见不统一,难以形成合力,所以牵头的人多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对于维权代表真正起到的作用,龙威显得很谨慎:“这种案件属于刑事案件,起诉方是检察院。从起诉、审查到结案,投资人都无法插手。我们所能起的作用是通过各种途径不断促使案子的进程快一些。只是一些辅助性的作用,但比没有强。”

    《《《

    A面·行业趋势

    P2P监管思路渐明朗业内称未来或出“负面清单”

    每经记者 史青伟 发自上海

    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提及互联网金融行业,将其定义为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强调要加快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支持小微经济发展,盘活市场经济,互联网金融首度写入“两会”报告,P2P原则上也纳入银监会监管范围。

    尽管P2P监管细则至今并未出台,但相关官员的一些言论也逐渐在业内达成共识,并在实际操作层面开始产生影响。

    监管思路逐渐明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了监管部门一年来的重要表态,对P2P行业影响比较大的是今年4月份,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的《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刘张君表示,银监会已启动P2P监管细则的研究工作。P2P网络借贷平台是新兴的金融业态,在鼓励其创新发展的同时,应合理地设置业务边界。

    刘张君表示,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一种新兴金融业态,在鼓励其创新发展的同时,要明确四条边界:一是要明确平台的中介性质;二是要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三是不得将归集资金搞资金池;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众资金。“四条红线”正式形成。

    8月2日,银监会创新部副主任杨晓军透露,对P2P的监管细则将于下半年或明年初推出,监管导向为“明定位”、“不碰钱”、“有门槛”、“重透明”和“强自律”。

    8月23日,银监会创新部副主任李志磊在提及互联网金融以及P2P监管时建议:行业自律组织在P2P领域应该起到更好的作用,加强行业标准化,严格区别真伪P2P。

    负面清单或为监管方向

    银监会对P2P平台的定位于“信息中介”而非“信用中介”,引起了业内热议,比如监管主体和P2P企业去担保的可能性。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不管是信息中介还是信用中介,核心是平台不要触碰资金以及建立资金池。

    信而富CEO王征宇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告诉记者,监管方面的思路要求金融服务机构对资金托管,强制性要求对往来资金进行监管,金融机构要上报银监会资金流水情况,反映是否被挪用。

    对于未来行业政策监管倾向于宽松还是严格,点融网CEO郭宇航向记者表示:“初期会较宽松,然后逐步收紧是大概率事件,因为初期就很紧的话,监管部门会被认为扼杀金融创新,监管部门也看到了P2P商业模式的积极作用,这个背景下就可以先松后紧。”

    礼德财富CEO洪凯彬告诉记者,监管方向和政策导向有关,负面清单最有可能是监管方向。“制定出负面的清单让大家去做,但是细则第一版不会出现特别细的地方,可能也不会有太多实操性的东西。”

    对于监管细则何时能出,保利网创始人兼CEO朱孟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P2P监管较为复杂,金融监管各部门需要协调工作,细则预计不会很快出台。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P2P跑路潮下的“团长”:或退出,或转型经营平台

    下一篇

    重庆小天鹅拟换“大掌柜”柳传志等待签字“吃火锅”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