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QE)。关于QE退出的故事已经讲了好久,所以外界对于这一消息并不感到意外,但美联储的举动并不会因为符合预期而减小影响,大家都要积极应对。
市场总是提前做出反应。在美联储QE退出预期的影响下,国际市场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比如美元汇率近半年以来快速走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原油价格相应走低,欧美股市出现阶段性回调。现在靴子落地,美联储声明中鹰派色彩浓厚,预期中的影响有可能变为现实。
通常认为,发达国家央行退出宽松货币政策,资金将会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出,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带来冲击。不过,新兴市场不是铁板一块,国际经济环境和发达国家政策变动所产生的影响,还要考虑各自的经济基本面。金砖四国中的印度和巴西,过去几年经济增速深度回调,印度从2010年的10.0%回落至2013年的4.9%,巴西从2010年的7.5%回落至2013年的2.2%,如此巨幅的波动,同其基本面薄弱有很大关系。
相对来说,中国经济的回落比较温和,调整过程中未见货币大幅贬值和资金大规模流出的情况。但是,QE退出和预期中的美元加息,必将缩小美元和人民币的利差,囿于缺乏足够灵活性的汇率安排,国内货币政策有可能出现被动紧缩的效果。外汇流入减少已经改变了中国被动投放基础货币的局面,为保流动性适度,中国央行在积极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同时,还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多种主动投放工具,预计后续这些工具将会视情况频繁使用。
中国经济调整过程中,关于放松货币政策的呼声一直很高,但中国货币当局顶住了压力,没有采取降准和降息等大力度措施。货币政策的鹰派做法,除了吸取过往刺激政策教训、倒逼结构调整等考虑之外,还有担忧通胀压力回升、房地产市场反复等掣肘因素。如今看来,随着物价继续回落和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制约货币政策逆周期操作的因素越来越少,如果中国经济增速大幅偏离潜在增长水平,明年的货币政策放松力度有可能会加大。
与很多西方国家的货币当局不同,中国的货币政策坚持多目标制,操作空间比较狭小,同时现有的汇率安排仍然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使决策者始终难以跳出“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的制约。在美联储大幅扩张货币政策时,中国要面临资金流入带来的被动扩张压力,如今QE退出,中国又要应对可能出现的紧缩压力。未来中国若要争取更大的货币政策主动权,还需要让汇率制度更加灵活,去年底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波幅是应时而动的举措,下一阶段还需多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