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保险投资信托乱象背后:隐蔽的关联交易

    上海证券报 2014-10-23 09:27

    保险资金投资信托计划始于2012年10月。政策甫一开闸、业务启动初期,买卖双方都只是“摸着石头过河”。

    保险资金投资信托计划始于2012年10月。政策甫一开闸、业务启动初期,买卖双方都只是“摸着石头过河”。

    经过两年多的磨合,保信合作规模从0飙至2805亿(截至今年6月末)。收益高于保险资金传统固定收益类工具的信托产品,一夜之间成了保险机构眼中的“香饽饽”。

    2013年上半年,在各种政策限制下,信托全行业资产规模依然飙升,保险资金被认为是其中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达成默契”的保信合作

    规模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保险机构与信托公司似乎也达成了某种默契。从购买项目到借用通道,从单纯的买卖关系到全方位的合作,双方俨然一副“亲密伙伴”、“如胶似漆”之状。

    尤其是对于在负债端大量销售高现金价值保险的保险公司而言,信托计划正对他们的胃口。这些依附于网络和银保渠道销售的高现金价值保险产品,“预期收益率+渠道手续费”之资金成本合计在6%以上。而平均收益8%到10%的信托产品,正好可以在收益上覆盖负债端成本,与这类险种进行匹配。

    一拍即合之下,双方合作更进一步。新的合作模式诞生,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定制”信托产品。顾名思义,就是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自己寻找基础资产项目,通过信托公司做成信托计划发行。如果保险资管公司自己作为投资人,可以拿到9%到10%左右的收益率,而信托公司只是收取少量的中间费用。

    这是典型的“通道业务”,保险资管公司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在信托公司眼中,万亿级吨位的保险机构乃是“大户”,因此一些信托公司也甘心交出主动管理权、“屈从”于只做通道。

    一家保险机构投资部人士并不讳言通道现象。在他看来,与信托公司合作,由保险机构真正掌握项目的实际情况,是保信合作比较理想的模式。“拿到的收益高,且风险可控。”

    虽然还没有到“只要信托敢发、保险就敢买”的地步,但投资增速确实大步前进。保监会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78家保险公司(集团)共投资信托计划739笔,涉及32家信托公司,累计投资余额2805亿元,较今年一季度末增加768亿元,增长37.7%,较上年末增加1363亿元,增长94.5%。

    但资产占比仅为2.99%,因此总体上来看,风险基本可控。

     

    上一篇

    邯郸百亿民间融资悲剧:很多人连生活费都扔进去了

    下一篇

    保监会“排雷”险企关联交易 拟定三条比例红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