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郑步春
每经记者 郑步春
继本周一缩量上涨后,周二A股明显调整。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0.72%至2339.66点,深证综指跌0.76%至1330.77点,两市的成交略有放大。
每月一次的新股申购可能增加了市场套现意愿,不过此类套现行为未必出自本意,有些投资者只是单纯地抛售股票来筹集用于新股申购的资金,不见得就是看空后市。
当然那些跌幅超7%的个股则属于主动性抛盘,或可称为 “主力出逃”。昨有主力出逃嫌疑的个股已有不少,包括前期的涨幅过大的部分航天军工、地产、医药品种。
昨上午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7.3%,增速创五年半来新低。数据貌似不佳,但其实符合广泛预期,甚至比部分悲观者的预期要稍好些。总的来看,三季度数据整体情况应优于多数机构的预期。
经济指标对股市影响却比较错综,一方面工业产值回升有利于具体的工业类上市公司,另一方面整体稍稍有利的数据却降低了管理层推出宽松政策的机会,这也导致昨地产股走势不太好。
预计本周内股市仍可能承压,但一般不会失速下跌,上周五的低点应能撑住。前几周大盘虽然走势不错,但以两桶油为首的许多权重股却处于相对低位,这就使得股指大幅杀跌的难度加大。
此外,新股申购所带来的抛盘是“容易看得懂的”,这通常不具有太大杀伤力。最近几个月每当新股发行期间,大盘总有一次震荡,而其间勇于购入股票者大多能够盈利。目前暂时没有什么特别因素能使这个模式发生改变。
近期国际油价、农产品等大宗商品跌价,这对物价有显著制约作用,从而使得各国进一步加大刺激政策的限制减少,这应该也包括我国。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