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昊
每经记者 张昊
在本次与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的访谈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就当前光伏行业的发展现状、技术路线、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隆基股份自身的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单晶发展潜力更大/
NBD:谈谈您对未来光伏技术路线的看法,薄膜、多晶和单晶在未来市场各自的竞争优势如何?哪一种技术将最终胜出?能够胜出的主要逻辑是什么?
钟宝申:先说说对太阳能的理解,及研究方向。
首先要知道太阳能有个特点——能量密度低,即晒到每平方米地球上的能量很少,这也是太阳能汽车做不成的核心原因,因为汽车面积小,光照产生的能量是无法驱动汽车行驶的。
另一方面,是能量收集成本特别高。石油收集起来装在一个罐子里,但太阳能与其他能量是有区别的,要得到同样的能量,就要以多少平方米面积的太阳能照射计算收集成本。在收集过程中,传统的材料比如玻璃、铝边框、支架等化工材料都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技术进步已经很难,而它们的成本在太阳能整体成本里占比太高。
当前一片电池的成本是0.1美元1瓦,国内是1.2美元1瓦左右,剩下的材料消耗都一样。但制造电池的成本占比不到10%,其他成本占比90%。也就是说,电池效率提高1倍,其他占据90%的成本就可以下降50%,即玻璃少用一半,铝边框少用一半,这些材料成本降低50%意味着什么?
这相当于是提高了5倍的价格,所以电池效率这块是太阳能的核心。我们测算,如果不考虑电池的成本,只考虑背板、支架成本,根据铺到每平方公里的成本,再看发电量,若电池转换效率低于15%,太阳能就没有价值了。
我们认为太阳能的核心是提高电池效率,如果没有效率,这个产业就没有发展前途。从业者想在行业内长期可持续地做,想在这个行业有价值贡献,就必须盯着这个点,否则就是短期的投机行为,这是我们对太阳能认识的第一个出发点。
基于这一出发点,目前来看单晶应该是最有效率的,也是经济性和效率匹配比较好的,其材料完整性、效率空间很大。比如松下的单晶量产状态下能做到接近25%,而多晶做到19%都很难。当前大规模生产的单晶和多晶绝对效率大概有1.5%~2%的差别,相对效率相差8%~12%。
薄膜这块,目前全球80%的薄膜是由美国Firstsolar供应,根据该公司公布的成本路线图,我认为薄膜和晶硅比起来没有优势,从长期稳定性、效率提升、成本来看,目前碲化镉达不到晶硅的水准。实际上这家公司也看到了这点,目前正在收购Tetrasun,今年底其在马来西亚的第一个工厂将投产,投产后根据成本或将调整其未来发展路线。
而剩下的薄膜产品,铜铟镓硒,这种产品目前日本在做,这个效率比碲化镉有一定的优势,但稳定生产的难度较大,长期衰减的验证不足,而晶硅已经经过了30~40年的验证。
NBD:单晶和多晶相比呢?哪个才是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钟宝申:多晶其实也是单晶,单晶是整个晶片结构完全有序排列,是长程有序;多晶里面是一小块一小块有序,是短程有序,一个个小颗粒里面排列有序,但小颗粒之间是有晶界的,存在微晶和杂质的缺陷。在发电时,还是单晶体在发电,而中间的晶界是不发电的,所以多晶发电效率比不过单晶。
随着大家对太阳能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现在出现的PERC(钝化发射器背面电池)技术,最近两年行业内企业可能会大量采用,这种技术一旦被采用,将使得多晶效率提升0.4%~0.5%,单晶提升1%。同样的技术应用在不同材料上,效率提升不一样,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两种材料的发展潜力。
未来技术应用将越来越精深,每个高端技术的应用,都会进一步拉大单晶与多晶的差距。以实验室的极限效率为例,多晶是20.3%,单晶超过25%,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多晶技术进步空间太小了,而且材料短缺,本身就无法超越单晶。
单晶成本将向多晶靠拢/
NBD:单晶大规模推广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钟宝申:这主要取决于单晶的成本能不能降下来,事实上单晶的成本可以和多晶接近,但效率的差距会导致剩下90%的成本差距越来越大。目前发电方面,单晶已经比多晶有优势了,单晶比多晶的投资收益已经高了,这也是海外技术路线往单晶转的原因。而在国内,只是大家还没有意识到。
在这种情况下,单晶就会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为什么2005年到现在9年的时间,隆基股份一直坚持做单晶最重要的原因,因为我们一直认为效率是太阳能的核心问题,没有效率一切都没有价值。
单晶与多晶的制成成本在两个环节有差别:一块是铸锭和拉晶;另一快是切片。现在切片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最主要的区别是铸锭和拉晶。铸锭的成本已经很便宜,没有下降空间,而拉晶技术成本下降的空间已经打开了,因此二者的成本差距开始缩小。未来做电池时候,单晶的效率更高,产生的瓦数高,但电池工序一样,摊到每瓦的成本低,所以做到组件上与多晶的成本就很接近了,再加上安装费等,最终二者的成本就完全一致了。我们预计这一天2016年可能会到来。
NBD:多晶行业的产能怎么办?
钟宝申:主要是影响硅片,别的不影响,都能转换。单晶组件很难买,买40兆瓦当前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答应1个月能够供货,但如果买多晶,10天就能够供货,库存很多。
这是因为,在市场不好的时候,企业推多晶能够拉动产业链,多晶上沉淀的产能太多。而过早专业化,使得单晶缺少主力的推介方,建电站除了组件厂消耗自己的产能,其他人建电站,没有机会了解到单晶是什么样的产品,所以推广和市场通道受到很大的影响。
最主要的原因是,单晶过早专业化,因为单晶生产有技术难度。此前的一体化企业如尚德、阿特斯、英利等都有单晶,但在2011年的竞争中,他们的单晶全部被淘汰出局,国内生产单晶的企业就只剩下5、6家,海外还有几家。由于做单晶的管理难度和技术复杂性比做多晶高,很多公司不得不停掉单晶生产线,但多晶这块技术大家都跟得上,所以多晶就保留了下来。
NBD:单晶路线中P型和N型有什么区别,隆基股份的单晶产能规划是什么?
钟宝申:我们N型的出货在5%~10%,剩下的都是P型片,这取绝于下游客户的需求。N和P目前几家单晶厂在生产技术上都没有障碍,核心在于电池,不在硅片。若N型电池厂家投入,或者规模扩大,那么N型片占比自然就提升。
下一次行业洗牌不远/
NBD:当前高效单晶硅市场竞争格局如何?
钟宝申:现在生存下来的企业,在产品品质、技术上不会有太大差异,因为这些企业以前大都做过半导体,如隆基、中环、卡姆丹克。
由于半导体硅片比太阳能硅片技术要求高,上述企业在前期就有一定的技术铺垫。现在大家都迈过技术门槛了,接下来主要看如何降低成本。
NBD:门槛低,未来市场大,是否意味竞争更激烈?
钟宝申:是的,对这几家企业来讲,生产能力不是问题,毛利率取绝于成本控制能力。所以这个产业要发展下去,成本控制、客户服务将是首要要素。而其他想要进来的企业,难度会越来越大。
NBD:未来3~5年太阳能行业将是怎样的格局?
钟宝申:太阳能产业从制造端讲,是一个集中的过程,因为制造端没有区域性,可以输送到全球。在这一背景下,必然是企业的综合实力超越竞争对手,客户价值最大化,一旦形成这样的优势,就会进入良性循环,客户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更有能力进行研发、管理投入,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最终成为大型生产制造类企业。
接下来3~4年,将是行业重新洗牌的过程,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就像以前的Intel领先的年代,集成电路18个月升级一次,Intel就是靠这个手段打败竞争对手。
太阳能电池前几年的技术变化也很快,只是大家在设备方面没有感受到,但是现在我们能清晰感受到大家对效率的追求,以及技术对产业的冲击。当前大型电池厂最大的困恼和Intel当年的苦恼一样:不投资研发就得等死,因为别人搞技术进步会淘汰你。
我认为明年中国肯定会出现很多条生产线,现在的太阳能电池企业,别人上了新生产线就会把我淘汰,不想被淘汰就需要继续投入技术,但当前的太阳能电池企业已经在低端投入了太多钱,负债率很高,钱从何处来?
技术进步和投资,在这两个因素的逼迫下,未来2~3年整个行业的重组整合将非常激烈。而目前市场向好只是给这些企业一些缓冲时间,如果不是因为中国市场回暖,行业整合还会更激烈,但中国市场的启动只是给了行业喘息时机,估计一两年后行业又要开始整合。
电池是溢价最高环节
NBD:太阳能产业中,未来溢价最高的是哪一个环节?
钟宝申:应该是电池这块。哪家企业成本低,技术有突破,投资速度快,就有可能获得最好的收益。而其余环节,技术差异不会那么大,比如硅片环节,如果市场好,我们快速扩产,中环、卡姆丹克也会扩产,最后就是拼管理、拼成本,但长期来看还是靠拼成本,而电池这块技术差异比较大。
NBD:成本是电厂运营的核心指标?
钟宝申:成本算法涉及的因素太多,比如度电成本、融资成本、折旧成本,但这些因素不考虑,仅用投入1元产生多少度电来衡量就是最好的判断标准。每1元的投入产生多少度电,电站生命周期多少年,每年产生多少度电,这个是最核心的指标。
NBD:隆基股份在高效单晶市场的优势是什么?
钟宝申:隆基股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太阳能价值的判断,公司一直围绕行业的最终产业前途,一直沿着单晶的方向,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么多年的产品结构积累、客户结构积累;二是隆基股份一直保持谨慎的扩张,对于产品投资,一直在考虑,我们所有的产品,在设备周期、生命周期管理上,在行业中绝对是一流的。任何一个投资,我们都分析了未来产品升级的速度和时间,我们不会去买做“短频快”的设备。
NBD:未来3~5年隆基股份将被打造成怎样的企业?
钟宝申:我们的定位是太阳能大企业,未来收益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硅片,利用我们现在已经获得的优势,继续巩固在产品品质、客户对象、成本控制、企业产能等环节的优势,我们的目标是拿到全球25%的市场占有率,硅片依然是隆基的核心发展方向。
其次在电池组件上,隆基当前正在做大量的调研,正在考虑利用转型的机会,谋求建立强势品牌,就是分析转型机会,就看隆基能否抓住这一机会。这就像数字手机向智能手机转型,一旦抓不住机会,原来再强势的企业也会快速被淘汰,就像诺基亚一样。
我们目前判断的标准是,市场上哪些技术具备很长的持续性,我们有无能力把握到转型时机,我相信隆基在这一块是有机会的,如果看到3~5年,我相信隆基会成为一个强势的高效太阳能品牌。
再者,电站生产运营管理比制造业简单,核心在于谁能拿到资源。资源分为两种,一种是低成本的资金资源,一种是土地资源。在电站方面,隆基有优势,但不具备核心竞争力,我们的定位是寻找大型机构合作,隆基只是配角,用对方的低资金成本,获得更高的稳定投资收益。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