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因地制宜筹集棚改金

    2014-10-14 01:06

    每经记者 周程程 发自辽宁

    作为稳增长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手段,棚户区改造已在全国广泛展开。今年以来,高层高度关注棚改有关事项。特别是在9月,“棚改”一词更是频频被高层谈及。

    这与其巨大的民生保障作用相关。但值得注意的是,资金缺口成为横亘在各地棚改工作中的一个共同大问题。

    而此前,辽宁省作为全国首先开始棚改的大省之一,在解决资金问题方面已进行了一些列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记者获得的一份《抚顺市棚户区改造情况介绍》总结称,辽宁省抚顺市推进棚户区改造时,在制定政策、解决资金瓶颈、搞好拆迁工作等方面因地制宜,破解难题,2005~2009年,全市拆迁改造集中连片棚户区318万平方米,建设安置面积463.5万平方米,占全市城市人口1/5的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那么,“辽宁模式”能否适用于全国,棚改对于城镇化的意义,以及对于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住房体系有何作用?此后各地的棚改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带着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

    可借鉴辽宁资金来源模式

    NBD:辽宁省此前在棚户区改造上的资金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梁启东:在没有经验可参考的情况下,辽宁在是在摸索中走出了一条路。概括而言,辽宁省是靠两条腿走路,一是政府主导,二是市场化的运作。

    当时辽宁省市场相对发育较好的城市是靠市场为主,如沈阳、大连、盘锦、葫芦岛等地,这些城市从市场上找资源,同时给市场提供机会,解决了财政来源,政府的包袱也相对变小。

    这也是源于上述城市原来房地产市场发育较好,有一定的人口比例,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所以依靠市场进行棚改能够比较成功。

    而对于市场发育不太好,房地产还不太发达的城市,则需要政府统筹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棚改方面,辽宁省内有一定支持,市与区两级财政分别负责。市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负责制定政策与调集资金,以及协调相关事项,同时依靠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解决问题。

    同时,政府还通过广泛吸纳社会资金,运用市场化让企业参与其中。使用这种方式的比较典型的城市有抚顺、本溪、阜新和铁岭。

    NBD:我国其他地区是否可以借鉴辽宁的方法?

    梁启东:在我看来,辽宁的办法,不能全盘适用于其他地区,因为辽宁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辽宁的特点在于,原来的棚户区中,国有企业所占份额比较多,存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政府将过去改革中所造成的历史欠账返还于许多棚户区的居民。

    此外,当时的一些棚户区贫民多为辽宁地方城市本身所存在,而非其他地区城市中包含大量的新进农民进城所造成。并且,辽宁过去大量使用开行贷款,尽管这个办法对当时辽宁棚改有效,但是开行贷款成本也高,后续还款问题也令地方头疼,所以完全依靠开行的办法行不通。

    其他地区可以借鉴的经验为通过政府和市场相结合来运作的方法,但这只能提供原则,不同地方还要根据自身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地方要研究,棚户区究竟是哪些人?与辽宁棚户区人口收入较低不同的是,有些地区的棚户区人民收入并不是太低。并且,一些新进城的市民要比原来老市民、弱势群体收入水平要高。这些地方可以采取市场化的办法,如深圳等许多新城市可采用。

    而像辽宁一样的老工业基地,如武汉,西安主要存在国有企业的遗留问题,这就需要国家与政府多给予与帮助。

    棚改利于完善房地产市场

    NBD:目前一些商业价值不高的“硬骨头”,应该如何去“啃”?

    梁启东:目前“硬骨头”已经摆在面前,得靠政府强力推动。

    在我看来,棚改是中国完善房地产市场,完善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目前啃“硬骨头”的阶段将延续7、8年的时间,因为尽管集中连片的都能在指定时间内改造完毕,但剩余的零散的棚户区还要陆续改造一段时间。

    NBD:您刚才提到棚改有利于完善房地产市场,但是有些地方则认为棚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房地产市场,使得房地产市场不温不火。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梁启东:这是一种错误观念。我国下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就靠保障房建设。而保障房的建设,就得依靠棚户区改造来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目前出现一个乱象,怎样破乱象走出迷局,无外乎两条:一是靠市场手段,二是用带有政府的行政手段。

    市场手段依靠将来征收房地产税,如进行住房登记等。将征税的权利交给地方,地方才有克服土地财政的积极性,克服房地产依赖症的的积极性。

    第二是采取社会及行政的手段,即依靠保障房建设。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进行房地产改革的时候,以为通过住房完全商品化,就能解决中国所有的住房问题,这就走入了一个误区。

    住房不能完全被列为商品,其本身也有社会保障作用。这就得依靠政府主导的方式,同时社会参与、市场调节来解决住房问题。

    棚改成果需要巩固

    NBD:地方反映由于少部分棚户区居民没有户籍而无法上楼,这个问题您认为该如何解决?

    梁启东:这就涉及到城镇化和棚户区改造的关系。下一步新型城镇化将着力解决这个问题。改革改什么?就是给户口,而户口就是给待遇。过去这些人来到城市,参与当地生产建设,但是由于他们没有户籍而导致很多事解决不了。如孩子上学、最低工资保障、城市的低保扶贫等问题。

    具体操作,可以采取很多南方城市采取的打分制。如工作多少年就给多少分,分够了就可以拥有户籍。我举个例子,比如20分就可以拥有户籍,在这城市里居住1年给1分,那么居住满20年分就够了。

    有的人居住满10年,在分数不够的情况下,还可以参考其他加分项目。如职称,这也需要作出规定,教授可以给多少分,大学本科毕业给多少分。目的是尽快采取切实的办法,加快城镇化进程,让进城的农民快速融入城镇化当中去。

    NBD:将来棚改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梁启东:这涉及到最关键的问题——巩固棚改成果,维修是巩固的一部分。并且还要考虑棚改以后可能面临的问题,如尽管居民上楼,可其并没有交纳物业费、水电费的能力,因为原先在棚户区中不需要缴纳。这个费用当然不能由政府长期全盘承担,这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如何让上楼的居民有秩序地居住,有尊严地生活,并且还要注意避免将棚改小区变为新的棚户区,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政府要考虑如何调整与解决。

    在我看来,首先要解决就业的问题。社区在招聘保安、保洁等服务岗位时,可以优先考虑困难家庭。此外,目前还面临户型大小与居民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也需要政府给予帮助,如先给予贷款让其上楼,或者采用捐款的方式解决等。

    此外,我认为以后有关棚改的选址规划上不能过分偏僻。地方在棚改新区与商品房的处理上,不能采用过分差别对待。如过去地方将商品房的位置放置得非常好,而将棚改新区摆放在交通不便的城市边缘,这将造成新的城市边缘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无锡服务外包产业调查:欲打造300亿美元产业 面临人才、技术瓶颈

    下一篇

    辽宁莫地样本的背后:挖好了棚改“第一锹土”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