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平安大宗交易不断 机构接盘11亿元

    证券时报 2014-09-23 08:47

    中国平安(601318)近日连续出现巨量大宗交易,继上周四成交5.01亿元后,昨日再度成交6.19亿元,其中机构两天共接盘了11.05亿元。而结合其最新半年报,上述大宗交易有可能是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卖出。

    机构连续接盘

    中国平安昨日出现两笔大宗交易,较大的一笔成交金额达到6.03亿元,为1580万股,占总股本的0.20%;折价率较大,为6.90%;卖方为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买方则为机构。金额较小的一笔则仅为1607.99万元,溢价0.46%成交,卖方为中信证券总部(非营业场所),买方为国泰君安证券总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周四,中国平安也曾出现过一笔5.01亿元的大宗交易。其买卖方与昨日金额较大的一笔完全相同,买方均为机构,而卖方均为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此外,两笔成交的折价率也均较大,上周五的一笔折价9.52%,昨日的则折价6.90%。

    上述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卖出的两笔成交合计2900万股,而中国平安最新半年报中,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量最少的也达到6784.32万股,根据持股量无法推测出是谁在卖出。不过,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是市场熟知的所谓QFII进出通道,而中国平安半年报中仅出现一家QFII即TemasekFullertonAlphaPTELtd.,持有流通股9275.37万股,其卖出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今年共有36笔

    大宗交易

    事实上,近两日的巨量大宗交易对于中国平安来说,并不少见。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平安一共出现了36笔大宗交易,合计金额63.68亿元。其中11笔成交金额过亿元,去年4月23日甚至出现过单笔金额达到11.84亿元的成交,当日的买卖方分别为中信证券北京复外大街证券营业部、平安证券深圳金田路证券营业部。

    中国平安今年的大宗交易中,机构作为买方出现较少,除近两日外,仅在6月12日买入过2507.05万元。同样,机构作为卖方也仅出现过一次,在6月24日卖出2535.00万元。除此之外,主要特点是其买卖营业部中频频出现“QFII大本营”,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证券营业部、海通证券国际部等均多次出现,不过昨日的卖方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是今年以来首次现身中国平安的大宗交易。

    股价昨日大跌

    股价表现上,中国平安昨日大跌3.21%,成交金额19.90亿元,为近11个交易日的最大成交。此外,昨日保险股集体大跌,跌幅明显大于其他板块,也大于沪指1.70%的跌幅。除中国平安大跌3.21%外,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均跌逾3%,中国人寿跌逾2%。

    不过,保险股近期并无明显利空消息,相反利好连连。首先是保监会近日就险企发优先股征求意见。市场普遍的观点认为,优先股将为保险公司融资提供多元化选择,有助于险企解决资本金的问题。而且市场一度传言称,中国平安有望成为第一批发行优先股的保险公司。其次,在阿里巴巴上市盛宴中,险资也并无缺席,新华保险获得1.8亿美元的新股配售额度,中国人寿也获得1.5亿美元的额度。

    作为目前两市唯一一只融资余额突破百亿元的蓝筹股,中国平安业绩表现还算可以,上半年净利润213.62亿元,同比增19.27%。北京高华认为其上半年业绩全线好于预期,其中最大的亮点来自寿险新业务价值和财险承保。

    上一篇

    9月来超百亿资金撤离ETF

    下一篇

    螺纹钢白银橡胶铁矿石跌停 期市现“黑色星期一”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