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高位震荡数日后,沪深两市昨日迎来深度调整,成交量显著放大,创下自2010年11月12日以来的新高。前期的领涨品种成为杀跌“重灾区”,而趴在地上的低价股却成为资金追逐重点,上演了逆袭的戏码。
分析人士指出,9月以来这一轮逼空式上涨主要源于资金面的推动,并无明显的利好出现,投资者情绪高涨是助推市场持续上攻的主要力量。从货币供给角度看,未来一段时间内资金面压力重重,资金面收紧可能意味着短期流入股市的增量资金减少,股指震荡调整的需求凸显,2300点拉锯战或在所难免。
三大因素扰动资金面存隐忧
由于资金是9月以来这波逼空行情的重要推手,流动性自然而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央行周二上午开展了14天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持稳于3.70%,交易量为150亿元,比上周四增加50亿元。交易员称,尽管正回购操作略微加量,与本周到期资金量环比增多的变化相符,且操作量总体有限,单日依旧实现了资金净投放,但结合短期略显紧张的流动性状况来看,市场从中看不出有明显的政策放松信号。
不过,资金利率上已经率先有所体现。周二隔夜资金供给紧平衡,7天及更长期限的资金则较为紧张,特别是21天等跨季末、跨国庆长假的品种较紧张,显示当前市场机构对季末流动性状况不无担忧。
分析人士指出,季末因素、新股申购和外汇占款负增长短期对资金面造成扰动。首先,近年来,银行为应对考核,在月末、季末突击揽储,造成流动性季节性波动已成常态。9月是季末月份,考核的影响往往会更大一些。银监会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设置存款偏离度指标,就是希望通过约束银行月末和季末冲存款的行为,降低利率水平波动。但有市场机构认为,此类治标不治本的举措能否起到明显效果有待商榷,毕竟银行冲存款的内生动力仍在,而银行冲存款的手段多种多样、防不胜防,很多手段难以观察和有效监管。中金公司认为,本月末可能仍是银行冲存款的关键时点。
其次,新一批新股发行的消息加剧了市场担忧。在证监会周一下发新一批IPO批文后,获批的11家公司中的10家周二即公告启动发行,网上网下申购时间集中在下周三、周四,适逢节前应对考核和节日备付的关键时期,恐将进一步放大季末、长假因素对流动性的冲击。
最后,可以预见来自外汇占款、公开市场到期资金等途径的资金投放将非常有限。央行新近公布的消息显示,8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再度负增长311亿元,央行口径外汇占款虽略有增长,但也只有寥寥数十亿元。9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较少。最新数据显示,本周及下周到期资金量分别为330亿元和250亿元。尽管预计财政部将继续开展国库现金定存,但由于下周有500亿元前期国库定存到期,实际投放额度仍有限。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从货币供给角度看,未来一段时间内资金面压力重重,资金面收紧可能意味着流入股市的短期增量资金将收紧,考虑到资金此前一度是前期逼空行情的重要推手,流动性收紧后,市场的反弹高度亦将受到制约;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利率水平的下降大部分是货币政策放松的作用。近期,有迹象表明央行全面放松货币的态度并不明确。尽管未来货币政策大概率会因经济增长走弱而进一步放松,但其过程或相当缓慢,很难带动无风险利率快速下降,资金批量流入A股的持续性仍有待考察。
离场意愿升温紧盯期指两融
昨日大盘放量下挫,显示场内资金离场的意愿明显升温。而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市场中资金的动向更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考虑到此类资金经过杠杆放大,如果市场继续大幅下挫,不排除此类资金跟风出逃,可能会加大市场调整幅度。
据数据显示,9月15日融资融券余额达到5699.34亿元,较上个交易日大增91.42亿元,刷新了单日增幅纪录。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余额报5655.78亿元,其中,融资买入额为506.43亿元,融资偿还额为414.49亿元,当日的融资净买入额达91.94亿元,刷新历史新高水平;融券方面,当日的融券余额报收43.5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小幅下降0.52亿元。由此来看,本周一融资热情依然高涨。
不过,融资是一把双刃剑,涨时助涨,跌时助跌,面对沪深两市本周二的大幅调整,融资客获利了结倾向大增。从这一层面来看,5655.78亿元的融资盘更像是烫手的山芋,这部分资金一旦跟风出逃可能会加重市场调整的力度。
另一方面,本周是股指期货 IF1409合约的交割日,“交割日魔咒”可能会再度来袭。所谓“交割日魔咒”,一般称“到期日效应”,指的是在股指期货最后交易日(即交割日)当天,因到期原因引发的期货和现货成交量和价格波动率发生扭曲的现象。考虑到在此前市场二次上攻之际,不少投资者开立多头仓位,而在本周五的股指期货交割日中,多头资金可能会平仓,这无疑将加大市场波动幅度。
其实,昨日多方资金已经开始撤兵,多方前二十席位昨日共减仓12562手,其中减持最多的是多方第二巨头中信期货,为3367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