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农产品电商渗透率不到4% 冷链物流成掣肘

    每经网 2014-08-25 10:11

    每经编辑 陈小雨

    每经记者 张雯

    电商正在成为农民销售农产品的重要渠道之一。

    8月23日,北京市农业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北京经电商渠道销售的农产品总量已超过1万吨,产品价格高于地头批发价格的3至10倍,电商渠道正成为当地农民的增收利器。

    阿里巴巴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在其网络平台上农产品零售额已达到400亿元。阿里巴巴研究院高级专家张瑞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果计算进阿里巴巴批发平台与全国电商平台对农产品的销售额,那将是一个更为巨大的数字。”现在电商对农产品的渗透率只有不到4%,而服装等品类已接近20%,“类比来看,农产品电商渠道还有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农产品固有的碎片化市场结构、电子商务运营难题,以及低端的物流现状,依然对其发展的待解决问题。

    农产品电商快速发展

    北京市农业局的调查显示,北京全市已有104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基地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销售品种以有机认证的高档、特色生鲜蔬果和鸡蛋为主,售价普遍高于地头批发价格3倍以上,最高可达10倍。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中小农企主要通过两种模式开展电商销售:一种是以企业自身的网站、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为平台,直接为消费者提供商品选购、网上支付和线下配送服务;另一种则是产销企业与第三方电商联姻,通过专业购物网站建立自己的网络旗舰店,利用专业的物流和仓储资源。

    “近两年在农产品电商中增长最快的,是农产品生鲜类产品,我们的统计数据显示水果、蔬菜,包括一些肉类,连续两年都保持了最快速的增长,去年的增速达195%。”张瑞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其实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背后反映了一种新的商业文明。不光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网商,他们更加重视信息,重视资源,重视互利。”

    阿里巴巴研究院数据显示,2013年农产品包裹数量达到了1.26亿件,同比增长106.16%,销售额最大的品类则是零食、坚果、特产等,其中增长最快的是生鲜类,同比增长了194.58%。

    眼下,农产品电商将迎来政策红利。北京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处处长李文海日前透露,北京市将对电子商务、会员订制、宅配等新型农产品销售模式提供政策扶持,为更多优质农产品产销企业提供与第三方电商合作的机会。

    冷链物流瓶颈待突破

    不过,农产品电商快速发展中亦存在问题。农产品固有的碎片化市场结构、电子商务运营难题,以及低端的物流现状,依然是其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中,在大多数农产品配送中所需的冷链物流环节,高成本限制了“上网销售”的种类。“目前生鲜配送的成本比较高,只有附加值高的农产品才负担起配送成本。”一位京东商城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只有随着生鲜产品网购量的增加、生鲜配送的技术完善,使成本大幅度下降,生鲜配送才能走向大众化、日常化。

    张瑞东认为,“美国、日本、西欧国家的食品冷链运输率已达80%~90%,而我国只有10%左右,未来,物流尤其是冷链物流依然是制约农产品电商的一大瓶颈。”

    上述京东商城宣传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对于TOC类的生鲜配送,一些大公司的网络较全、服务较好,但成本较高;而TOB类的生鲜配送,一些专业的冷链物流公司做得比较好,但网点较少,配送批量较大;还有一些做冷链的小公司,价格较低,但不能保证全程冷链。”

    而从生产方式来看,小规模、分散种植是农产品生产的基本格局,这凸显了农业生产与现代市场经济大流通之间的矛盾,容易造成局部滞销的问题。同时,这种碎片化的生产,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挑战。上述京东商城宣传部门人员告诉记者。

    张瑞东表示,“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帮助实现统一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失为一条解决小农经济碎片化的途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宁波银行上半年净利增18.35% 不良率与年初持平

    下一篇

    石化增速跑羸GDP 天津力推南港石化基地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