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喜威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张喜威 发自北京
8月15日,在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主办的 “2014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助理杨涛称,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突飞猛进的支付行业,逐渐呈现出一个从后台走向前台,经过从现金支付到非现金支付、再到电子支付的兴起,而新的电子支付手段将在未来逐渐对传统电子支付手段形成冲击。
目前,无论从规模或发展前景看,中国的信用卡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在过去五六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的信用卡已经逐渐转变,最后成为大多数人惯用的信用支付手段。
杨涛表示,谈到信用卡,不仅仅考虑卡片本身,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几个要素:
信用卡归根结底就是信用问题。在我国,一方面信用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是城市新兴人群等在网络支付手段中的信用意识也在不断地增长。在中国新兴支付手段的发展历史中,最初其实还是基于信用问题的解决。
在杨涛看来,卡的背后实际上可以有很多变化。谈到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塑料材质的卡片,但这种中介有可能在不断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态。
谈到信用卡的功能时,杨涛认为,金融本身最基本的功能在支付基础上,信用卡越来越多和资源配置、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甚至和居民生活服务有关的增值服务结合起来。所以,信用卡的关键点其实还是功能。从金融的本质或金融功能的本质来看,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
对于中国的信用卡行业,杨涛认为,可以就其中的 “变与不变”进行观察。
至于 “变”,无非体现在几方面:首先,从需求层面看,老百姓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其次,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到银行卡甚至类银行卡的提供当中;最后,现在的市场具有跨境性和全球化。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