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开闸的脚步渐行渐近。8月11日,沪港通技术系统的全网测试正式启动,两地交易所正加紧部署各项准备方案。而在二级市场上,上证指数和恒生指数7月份以来的强劲走势,进一步催热了A股市场对于沪港通的强烈憧憬。
从宏观角度看,沪港通的推出,对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扩大两地投资者投资渠道等,具有广泛的积极意义。而从微观层面看,沪港通将有利于优化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提升市场效率,并且从境外引入了长期增量资金。
连“熊”6年的A股市场,对于增量资金的渴求一直十分强烈,沪港通引入的资金“活水”将如何扰动A股,也成为近来市场各方热议的焦点话题。
一问:资金抢筹套利后何去何从?
过去一个月,上证指数走出一波凌厉的百点反弹。有分析人士认为,此轮行情仍然是存量资金的博弈、蓝筹板块与成长股之间进行的“挪移”。然而,机构报告指出,国际资金已悄然借道QFII和RQFII部署A股,其中尤以RQFII-ETF产品最受资金青睐。
数据显示,在所有RQFII-ETF中,南方富时中国A50ETF的申购量最大。南方东英透露,7月南方A50新增近10亿份净申购,为A股市场注入近75亿元人民币,远超其他基金。从7月31日至8月5日,南方东英的RQFII额度使用从96.14%上升至99.70%。
A股的这波反弹行情不因沪港通而起,却也离不开沪港通。在中国经济数据企稳,政府发布定向降准、房地产取消限购等利好政策的大背景下,同时辅以央企改革、沪港通概念等多个重磅消息,各路资金找准机会纷纷潜入市场。此前股价破净的银行股,以及价值处于历史低位的大蓝筹,无疑成为买入的最佳选择。7月25日交通银行封涨停的“历史奇观”因此而造就。
海内外资金的流入,并不仅是为了沪港通概念“噱头”;而沪港通等概念的利好,却直接刺激了超跌股票的估值修复。有市场人士称,资金逐利地游走于各大市场。哪里有政策利好、哪里是估值洼地,就会涌入。于是,A股“跌跌不休”的大蓝筹终于在一个合适的契机,等来了这波触底反弹。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8月6日表示,沪港通有望于10月的某个周一正式启动。目前机构们看好的沪港通投资机会,包括A/H股折价股、低估值蓝筹和稀缺标的,以及高股息类个股等一系列品种。那么提前两个月潜入“蓝筹”的这批资金,尤其在套利空间消失后,最终将何去何从?
广发基金副总经理朱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A股市场、H股市场、中概股的总市值加起来,与美国市场依旧相距甚远,所以目前全球资金对中国股市的影响还是存在的。现在市场人士和机构们都在计算,什么时点买,什么时点卖,赚多少。实际上,市场会根据最新的情况自动做出反应,如果股价涨到高点面临风险,资金就去离场;如果赚的不够多,资金会继续持有。“每个人都在进行观望”,他说。
二问:沪港通“揽入”多少资金?
在沪港通之前,境外投资者参与内地资本市场的投资工具和渠道只有QFII和RQFII。而与前两者有所不同的是,沪港通不仅是双向投资,而且投资标的范围仅限于股票。而比较三者的交易制度,还可发现沪港通具有“受众广”、“成本低”的优势。
随着10月开闸“大限”的临近,国内投资者对于增量资金的期盼,在此波反弹之中变得水涨船高。记者经过计算后发现,截至7月末,中国香港地区2700亿元的RQFII额度已批准了逾2500亿,这意味着总额度几近用罄。沪港通的推出,无疑将为香港投资者开辟了投资内地股市的新渠道,为在港“觊觎”A股的资金提供新的去处。
据悉,试点期间“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沪港通为A股“揽入”的资金能达到多大量级?
据外汇管理局资料,截至7月末,QFII合计获批578.98亿美元(约合3560亿人民币)投资额度,RQFII合计获批2576亿元人民币,两者相加逾6000亿人民币。不过,QFII/RQFII的投资标的更为广泛,既包括在二级市场交易的股票、债券,也包括一级市场的定向增发、大宗交易等,因此实际投资股票市场的份额远不足6000亿元。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QFII(含RQFII)在沪深两市持股市值为3149亿元,占比仅为1.32%。
由此可以看出,沪股通初期3000亿元的总额度与目前QFII(含RQFII)总市值相差不大。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试点的成熟,不排除今后管理层取消限额的可能,后续潜在的增量资金不可限量。
申银万国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沪股通3000亿增量资金流入的假设缺乏科学依据,香港投资者可以买A股股票的同时,内地投资者也可以买H股股票,这里会存在一个资金流入流出的差额。因此此类探讨缺乏一个理性的基础。
“虽然现在市场都在计算理想的最大额度可以达到多少,但一个市场的强弱与吸引力的大小,并不由额度来决定,”桂浩明说。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此前也表示,沪港通是长期制度安排,并不是短期产品,希望市场能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它是头班车而不是末班车”。
三问:牛市触发器还是投资新契机?
今年上半年,上证指数一直在2000点附近苦苦挣扎。在六年熊市的大背景下,中小投资者的信心一度降至冰点。7月下旬以来出现的这波反弹,令不少股民开始幻想牛市的到来。诸多机构共同唱响“牛市论”,认为A股市场目前正处于10年慢牛中的“牛市第一浪”。
此时沪港通的推出,无疑成为牛市的一大助推力,因为它打通了一条国际资本通往A股市场的关键道路。如果能以此契机改变A股存量资金博弈的局面,新一轮牛市或许真的相距不远。
桂浩明认为,市场不可能因为有了沪港通就起来一个大行情。牛市的到来需要很多条件,而沪港通只是一个因素,毕竟它同时引导了资金的流入与流出。从目前情况来讲,A股市场具备反弹的基础和条件,但不具备出现大规模上涨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现在还不具备出现大牛市的基本条件。
朱平则表示,与RQFII更多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相比,海外资金选择沪港通的投资目标不全是收益,更重要的是满足配置需求。许多国际大资金在做全球投资配置时,需要给发展中国家的股市一个配比,今后可以借助沪港通来实现,因此沪港通更可能只是一个暂时的热点。
对于A股是否将迎来牛市,朱平认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市值规模有比较快增长的同时,估值水平不一定会扩张很多。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证券市值规模并不与之匹配。未来资本市场市值会继续增大。伴随着新三板扩容、国有企业重组推进,股票市场流通市值将不断扩张,在此过程中也会吸纳海外的资金。
瑞士信贷研究院日前发布报告预测,从现在起到2030年之间,中国股票市场的市值将以每年15.6%的速度增长,在2030年将达到53.6万亿美元,与当前水平相比增长13倍。
A股市场的扩张速度到底有多快,目前无人得知。畅想未来的同时,更应把握当前。在投资机会的选择上,朱平表示,国内主流投资者更关注的还是与改革相关、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密切相连的板块和概念,比如新能源汽车、计算机、互联网、公共医疗、智能机器人等等。
“我们看到市场中有很多好股票,但是没那么多钱买。”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