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对微软公司涉嫌垄断立案调查的消息受到舆论高度关注。《纽约时报》等多家西方媒体称这是“中国挤压美国科技公司的证据”。
这些媒体从微软进一步联想到其他几个涉外企案件,称这是中国在打击外国企业来扶持本国企业。这种观点已不只是有失偏颇,而是完全站不住脚。
微软被调查绝不是像一些“阴谋论”所描述的那样。据国家工商总局介绍,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存在相关信息没有完全公开造成的兼容性问题、搭售、文件验证等问题,涉嫌违反中国《反垄断法》。
中国对微软进行反垄断调查并不是开了什么“先河”。欧盟、日本、韩国甚至美国近年来对它的反垄断调查从未间断。就在去年,欧盟对微软开出了5.61亿欧元的天价罚单。这些媒体对此表现得风平浪静,因此对于全球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的市场之一的中国,微软进入22年来首次接受全面的反垄断调查也并非奇闻怪事。而媒体反应差异却如此之大,就确实成问题了。(编者:确实令人费解。)
说中国专挑西方企业进行调查简直是无稽之谈。电信巨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因涉嫌互联网接入垄断成为被调查对象;去年2月,茅台、五粮液因价格垄断分别被罚2.47亿元和2.02亿元;去年8月,上海老凤祥等5家金店因价格垄断也收到了千万罚单。
微软被调查在国际舆论引起轩然大波,而当中国企业被调查时却轻描淡写。这要么是因为被调查的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名头还没那么响,要么就是一些人选择性失明。
还有人说中国监管者似乎在更加频繁地使用《反垄断法》,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其他目的,他们甚至抛出所谓“中国商业气候已经变了”的论调。
《反垄断法》2008年在中国施行以来,执法力度确实在不断加大,这是事实。然而这是中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举措,绝非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中国这个原本最火热的市场正变得寒冷”。
从这个角度来讲,西方企业不仅不应该因中国严格执行《反垄断法》而胡乱猜忌、鸣冤叫屈,反而应为之鼓掌,因为从长远来看,一个更加公平的中国市场,必定让已经在其中建立巨大优势的西方企业更加受益。
一些企业之所以反应过度大概是因为它们在中国这个蒸蒸日上的大市场被娇惯坏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外企曾长期享受超国民待遇,赚得盆满钵满,所以乍一与中国企业一视同仁,在心理上反而不适应了。
其实,像高通、捷豹路虎等企业被调查一点都不冤。称霸市场的高通在全球多个地区深陷反垄断纠纷;虽然近日捷豹路虎、奥迪等外企宣布降价20%多,但据媒体估算,降价后的路虎揽胜在中国的价格依然是在英国的近三倍。修车价格也高得离谱,有媒体举例,一辆北京奔驰C级轿车的“零整比”高达1273%。
中国志在建立一个更加开放透明的市场,因此《反垄断法》的执法力度今后肯定还会加强,更多的企业可能还会被调查。但是,谁被调查与国籍没有一点关系,只看它的行为是否破坏了公平竞争。存在垄断之嫌的企业,外企也好,中资也罢,要么做好迎接检查的心理准备,要么抓紧时间纠正垄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