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骄阳似火,但对于一些期货营业部经理来说,这个7月却异常寒冷。仅仅半年多的时间,30多家期货营业部被关闭,占比达到了2%,这意味着30多位营业部总经理不得不另谋出路。
7月骄阳似火,但对于一些期货营业部经理来说,这个7月却异常寒冷。
记者统计,仅仅半年多的时间,30多家期货营业部被关闭,占比达到了2%,这意味着30多位营业部总经理不得不另谋出路;更值得关注的是,关闭营业部的不仅是排名靠后的公司,第一梯队的中国国际期货也在大范围关闭营业部。
东边日出西边雨。当一些公司忙于“止损”的同时,另一些公司却正忙于“加仓”,上半年另有33家营业部公告设立。两种背道而驰的策略并行,反映的是新竞争格局下不同公司对期货营业部的战术出现分歧。
中期向左,中信向右
去年以来,期货行业不时传出期货营业部被裁撤的消息,加上东航期货“零佣金”事件造成的心理冲击,一时间业界对于期货营业部和期货经纪人何去何从的讨论持续升温。
但从记者的统计情况来看,期货行业目前并未出现营业部“一边倒”关闭的情况。一些期货公司关闭营业部的同时,仍有一部分期货公司在大量开设营业部,反映该行业在营业部设置方面的分歧加大。
这种分歧在中国国际期货(下称“中期”)和中信期货这两家体现得尤为典型。同样位居行业绝对第一梯队,中国国际期货和中信期货分别是传统期货公司和券商系期货公司当中的佼佼者。但中期今年忙着关闭营业部,中信期货却忙着开设新营业部。
作为注册资本金最高的期货界“一哥”,中期的盈利能力在业内领先,去年共实现净利润1.3亿元,在期货业内排名第六。但令人意外的是,中期今年以来一举关闭了7家营业部,其中包括广州番禺营业部、福建福州营业部两家位于省级城市的营业部。
与此相反,作为去年的盈利冠军,中信期货则在快速扩张其营业部,今年以来新开设了10家营业部,是开设营业部最多的期货公司,营业部所在地有武汉、包头、成都和南昌等二三线城市。
从总体数据来看,今年以来,共有18家期货公司宣布终止运营30家期货营业部,其中多家营业部在5、6月份密集宣布停止运营,且几乎每个星期都有营业部关闭。据观察,关闭营业部的公司大多盈利水平处于行业中下游水平,有9家公司净利润排在行业百名之后,5家公司去年出现亏损。其中,华海期货和天鸿期货亏损最多,分别亏损1008万元和1355万元。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表示,期货公司关闭营业部,多是出于成本的考虑。当前即便是盈利最好的期货公司,他们的营业部也是呈现“三分天下”的格局,即只有三分之一的营业部能够盈利,三分之一的营业部盈亏打平,剩余的三分之一亏损,“就更不要说盈利能力更弱的期货公司了”。
与此同时,也有多家期货公司正在不断开疆扩土,包括中信期货、永安期货和银河期货等公司在内的13家公司,今年以来宣布新开设了33家期货营业部。从公司的业绩来看,这13家公司中有过半位于行业的前20名,且大多为券商系期货公司;而从营业部的选址来看,新开设的营业部大多位于二三线城市,选择在北上广深开设新营业部的占比很小。
营业部“开张” 一年即关闭
深圳市龙岗区天安数码创新园一号楼A1003,曾是鸿海期货龙岗营业部的地址。精装修的办公室现已人去楼空,隔着玻璃门看去显得空荡荡,只剩下挂在内墙上的“鸿海期货”牌子,仍能显示这里曾是一家期货公司的营业部。
一位在该栋大厦工作多年的人士向记者表示,这家营业部一直比较冷清,但是没想到两天前整个营业部就忽然搬走了。事实上,鸿海期货龙岗营业部设立才一年多,关门速度之快在业内属罕见。
广东鸿海期货董事长李英表示,龙岗营业部设立之初是希望凭借前股东的资源优势,在龙岗设点辐射惠州,但开业以来营业部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此外,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龙岗营业部在人员布局方面一直举步维艰,“即便找到有基础、有经验的期货营业部总经理人选,又往往不愿意到龙岗履职”。
尽管,每一份营业部终止公告给出的理由均是主动的“战略调整”,但多位期货公司高管都表示,大多数营业部都是和鸿海期货一样,因为亏损而不得不被动关停。中期一名副总经理就私下向记者透露,中期关闭的7家营业部此前都处于亏损状态。
据悉,今年以来,海证期货关闭了芜湖和江阴两家营业部,同时也在成都新设了一家营业部。海证期货总经理杨海梁称,关闭营业部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市场容量有限,一直没有找到好的营业部负责人,且没有看到能够减亏的迹象,才决定关闭营业部。
营业部亏损的背后,是日渐稀薄的经纪收入以及每月沉甸甸的成本支出。一位总部在广州的期货公司总经理表示,期货业利润微薄,但运营成本高,加之上半年交易所“返佣”迟缓,许多期货公司经历了一段苦日子,他表示,“那么多营业部关闭,是可以理解的。”
海证期货总经理杨海梁给记者做了个测算,按最低监管要求计算,一个期货营业部至少要配备6名工作人员,一间营业部一年运营成本大约需150万元。一位深圳地区的期货营业部总经理表示,一家期货营业部往往要将保证金规模做到5000万元到1亿元左右才能盈利,而这往往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这意味着,在盈利之前,期货营业部需要先烧掉300万元左右的资金。
由于营业部成本支出相对较高,不少期货公司寄希望于监管层能够尽快出台期货轻型营业部的政策。一位总部在上海的期货公司总经理称,券商由于可以设置轻型营业部,一个营业部人员配置最少为3人,成本下降了不少,反而期货营业部至少要配置6人,且前、后台分离,“实际拉业务的就两三人,提高了不少成本。”
不过,也有一些期货公司高管表示,如不改变过往的盈利模式,期货营业部的亏损不是简单地降低成本就可以解决。中信期货副总经理景川表示,期货公司正在融入全国企业创新转型的大趋势之后,以往以中小散户为主要盈利群体的商业模式肯定会面临淘汰,过往采取低手续费加高返佣做大保证金规模的时代已经过去,“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期货营业部的通道价值正在丧失”。
券商系布局二三线城市
通过对新开设的期货公司营业部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这些营业部大多位于二三线城市,且公司业绩靠前,更明显的是,他们大多属于券商系期货公司。在今年新开设的13家期货公司营业部当中,有10家来自券商系期货公司。
中信期货副总经理景川表示,券商系期货公司的惯常做法,往往是在股东券商有营业网点的城市跟进开设营业部,从而形成期货和证券营业部互补双赢的格局。在杨海梁看来,券商系期货公司扩张营业部,一方面得益于公司资本实力强,具备扩充实力,另一方面则是受益于券商系的业务配套支持,可以通过券商营业部的IB业务为公司带来较大业务增量。
券商系期货公司的快速增长,在财务数据上反映得更为明显。根据中期协数据,券商全资或者控股的66家期货公司去年净利润合计为22.21亿元,同比上涨了109.94%,净利润占所有期货公司净利总和的62.22%。
从地域分布来看,33家营业部中只有4家位于北京和上海,其余均位于二三线城市。较明显的是,中信期货、中投天琪期货以及首创期货今年都增设了武汉营业部,而永安期货和国信期货则一同进驻郑州。
对于新设营业部,大多选择在二三线城市,在景川看来,这是期货公司经营思路转变的体现,“过去期货公司以散户作为主要盈利群体,但二三线城市中小散户不集中,企业客户需求又不明显,期货公司自然没有开设营业部的动力”。东航期货总经理毛海东也称,期货公司聚焦二三线城市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产业客户,“现在再为了散户增设营业部不现实。”
以中信期货增设的10家营业部为例,景川称,增设的目的在于接近产业客户,选址都是选在产业集中度高的二三线城市,并且未来还会在其他有足够产业集中度的城市,布局新的营业部。景川强调,中信期货增设营业部“不是盲目的扩张,也不是为了占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