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凯宝药业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体外培育熊胆粉关键技术及临床前研究课题”已获得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立项支持。
每经记者黄志伟 发自北京
上海凯宝药业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体外培育熊胆粉关键技术及临床前研究课题”已获得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立项支持。
公告称,该项目基于用家禽胆汁通过生物转化技术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天然熊胆粉化学等值、生物等效的熊胆粉代用品,对于濒危药用动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创新药物研发及含熊胆粉成方制剂的生产,提供质量稳定可控的原料。
作为目前获取熊胆粉主要方式,活熊取胆一直备受舆论的压力。2011年和2012年,以黑熊养殖和活熊取胆为主营业务的归真堂两次冲击上市,因遭到社会舆论阻击最终折戟。上海凯宝药业因其主营产品痰热清注射液的原材料是熊胆粉,也因此一直备受舆论争议。
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活熊取胆由于黑熊面临感染风险,因此取得熊胆粉杂质多,其质量难以控制,而采用人工熊胆粉后,药品性状将更稳定,药效更确切,价格更便宜。
此外,上述人士还表示,由于凯宝目前的熊胆粉使用量占目前半数左右,人工熊胆粉研发将使以归真堂为代表的养熊业前景更为黯淡。
亚洲动物保护基金给《每日经济新闻》发来评论称,凯宝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熊胆采购商,其2013年的熊胆粉采购量为18吨。超过全国熊胆粉年产量的一半。凯宝发起并牵头实施人工熊胆替代品的研发,将深刻影响中国养熊业的未来。在国家支持开发人工熊胆的大背景下,有着30年历史的养熊业应该考虑如何放弃了。
亚洲动物保护基金还表示,积极开发并使用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的人工替代品,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濒危野生动物,有效缓解濒危野生动物入药短缺和中成药产业发展的矛盾,也能有效化解濒危野生动物利用和公众高涨的伦理诉求之间的冲突,使人工熊胆与人工牛黄、人工麝香等人工替代动物药一样,更好的贡献于中医药,为患者谋福利。
据介绍,由于舆论压力和不看好熊胆粉市场前景,今年4月份,亚洲动物保护基金和南宁花花大世界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接手了后者位于云南的有130头月熊的养熊场。